清河驿的秋天-1978(83):共产党从来不欠老百姓的(1 / 2)
“老萧同志,我看人家批斗你不亏,自己的问题还在头顶上悬着呢,这倒好,还要去看大地主李东应,你说,人家给你穿小鞋,亏吗?”李凤岐和罗子七走了过来,和萧大坚开着玩笑。
萧大坚也笑了起来,说道:“文学艺术,讲究的就是人物的鲜活、生动,一个标尺打造出来的英雄,算不得真英雄,人,都是有个性的,这样才成就了不同的人物形象,李东应这个人,是反面典型,可他内心深处,却未必没有良知,比如对于日本鬼子抢他家的粮食,敢怒不敢言,对于我们向他家借粮,又不敢不给,又不想多给,投机弄巧,应付了事,可最后又不得不借给我们,你说,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写出来,不比万恶的什么反动派要生动些?”
对于萧大坚的理解,大伙觉得有道理,就在这个时候,武松江提着一坛子酒回来了。看来,他已经在六舅家吃过饭了,李凤岐看了看武松江手里提着的米酒,笑了,说道:“李六应这个老家伙,和他哥一个德行,这酒,要不是你二孩去买,恐怕我们连闻都闻不到,这个老东西,我早晚得打他个伏击,让他买给我们酒喝。”
武松江笑了,说道:“这个是六舅送的,没有要钱,说是让罗干部尝尝的,要是行,他再酿。”说着,把那坛子酒递给了燕之青。燕之青接过来,递给了罗子七。罗子七连连摆着手,燕之青说道:“子七同志,这个是我掏钱买的,你只管吃饭时喝点,这可是朱之武书记交给我的任务,至于这两块钱,他李队长不收,你武队长收了,给不给你六舅,那可是你的事。”说着,又把那两块钱塞给了武松江。
萧大坚也笑了起来,说道:“江,你回来的正好,给他们两个安排一下住处,下午先跟着你们去劳动,体验一下咱清河驿的生活。小金,莹莲儿,你们两个给我听好了,这四队的群众,觉悟高得很,他们就是我们饰演的英雄们的左邻右舍,甚至就是他们本人,一定要向他们学习,投入其中,才可能把人物给演活了。”武松江笑着答应了萧大坚,领着两个年轻人走了。
几个人这才出了门,沿着官青河,翻过三婶的木栅栏,向上游走去。过了宋子泽家,就是一大片杨树林,远远地,几个人看到宋子泽两口子正在给几群鸡子喂食,李凤岐嘟噜了一句,“这家伙,也知道抓经济了?”看到他们几个,宋子泽早已笑容满面地迎了过来,说道:“几位领导,刚刚吃过饭,也不歇个晌,这是要到哪儿去视察啊?要不,来看看我这个小养鸡场,各位领导,我这可是‘抓革命、促生产’的结果啊。”说话间,不由分说地把几个人领进了他用树枝拦成的一小片空地,大树下,几只鸡子正在争食,还有两只公鸡在拼命地啄食着对方,一只鸡冠上已经流出了鲜血。
燕之青冷冷地一笑,说道:“宋委员,看来你家的鸡子不怎么团结啊。”说着,轻轻地撩开几根树枝,没想到,那几群鸡子便咯咯咯地叫着,飞快地向村子里跑去。燕之青头也没有回,领着几位老同志,向东走去。他们身后,宋子泽还在说着:“各位领导,要不要我介绍下养鸡的经验。”李凤岐说道:“见过脸皮厚的,没有见过这么厚的。”
过了官青河石桥,顺着河北岸,就是一条不宽的小道,两旁长满了青草,两岸的麦苗已经露出了头,鹅黄颜色,煞是好看。再往前走,官青河似乎宽了不少,一大片芦苇,飞荡着芦花,毛茸茸的,漫天飞舞,芦苇丛中,隐隐传来阵阵鸭鸣,有两只黄狗站在对岸,拼命地叫着。远远的,几棵大树下,似乎有人在活动,那里是一片红砖瓦房,就建在官青河岸,如同一片世外桃源。
他们进了村子,只见一户户的门都紧闭着,有一股淡淡的石灰味飘来,李凤岐笑了,说道:“腌咸鸭蛋的味道,李庆玉这小子,比他哥李庆林更能,都搞开加工了,嘿,子七同志啊,看来我们成了局外人了,整天在这儿驻队,人家连个咸鸭蛋也不给我们吃,你说,这还叫鱼水情深吗?我看,我们都成了人家提防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