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谁来出头(1 / 2)

加入书签

陈循才反对,于谦就站出来支持胡濙,并且是大力支持。

户部尚书忍不住道:“此时朝廷不缺人材,于阁老一再上书陈述朝廷冗员,怎么还要培养人才”

“短视!”于谦毫不客气的道:“人才又不止放在官途中,天下百业,哪行哪业不需人才”

胡濙深以为然,双手双脚赞成于谦的观点。

“所谓民强,不只在于吃、穿、住,还在教育,若我大明能让每一个向学之人都识文断字,识礼明礼,方为民强;”于谦道:“民强,国才能富,国富而又民愈强,从而天下大同。”

于谦越说,心情越激荡,眼睛明亮的好似找到了少年时的壮志。

太久了,这种感觉他忘却得太久了。

未出仕前,他设想的未来蓝图不就是这样的吗

家国、人类都可更进一步。

但出仕之后,他便致力于四处赈灾、查贪、巩固边关,不仅他,朝中多少心怀大志的大臣都是这样。

先帝在时,他们最大的奋斗目标就是让先帝亲贤臣而远小人,打倒王振,四处灭火,减轻百姓负担。

今日,胡濙的提议终于让于谦想起,除了四处灭火,减轻百姓负担外,他们其实还可以再“妄想”一点。

于谦精神一振,极力支持胡濙的提议。

陈循气得胡子都快吹飞了,他来回就一句“国库没钱。”

但百官竟有一多半的人赞同于谦和胡濙。

陈循差点当场辞职,直到大朝会结束都没给众人好脸色。

路过于谦时,他还重重地哼了一声。

于谦却不在意,反而哥两好似的搭住他的肩膀:“陈兄,我觉得这对你来说不是问题。”

“那我们换一下,你来做户部尚书,我去做兵部尚书,”陈循没好气的道:“你要不要去国库里看看,里面老鼠都快饿死了。”

于谦:“术业有专攻,陈尚书擅理财,就应该在户部的位置上,社学也要明年开春之后才开始,而且也不是一开始就把摊子铺大,小半年的时间,我相信陈尚书一定能余出这部分钱来。”

胡濙不知何时从身后飘过来,道:“我也相信。”

相信个屁呀,他都不相信自己。

陈循眉头紧皱:“今年荆楚风调雨顺,秋收过后调整他们的税赋”

于谦脸色一冷,把胳膊从他肩膀上收回,沉声道:“陈尚书,不要每次一用钱就加税,荆楚前年干旱,去年亦受江浙风灾影响,在水稻快要收获时遇雨,可以说不灾不顺,平平而已,今年才缓过劲儿来,此时加税,岂不是把他们刚续上的那口气又截断了”

胡濙也摸着胡子道:“陈尚书就不怕荆楚也出一个邓茂七”

“用之于民自然要取之于民,你们不能让我无鸡凭空下蛋吧”陈循忍着气质问。

于谦:“户部若只能通过加百姓赋税来增加收入,户部凭甚成为六部之首”

陈循讥笑道:“你上次也是这么和曹鼐说的,当时是吏部为六部之首。”

他瞥了一眼旁边的胡濙,冷笑道:“不会我前脚一走,你后脚就又转头和胡尚书说礼部为六部之首吧”

胡濙也看向于谦:“是啊,于阁老,我们礼部在六部中排名第几啊”

于谦:“……陈循,你就说你有没有办法增加国库收入吧不得增加百姓赋税,不得增发宝钞。”

陈循瞪眼:“宝钞都不给我增发了”

于谦沉声道:“这是陛下的意思,”

他顿了顿,还是道:“也是国师的建议,因为宝钞,朝廷和皇室的信誉很低,如今我们要增加朝廷和皇室的信誉,宝钞就不能再增发。”

陈循抬脚就走:“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们就等着国库破产吧。”

这也就是赌气的话。

身为户部尚书,他并不是只有这两条路可增收,只是这两个办法最方便罢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