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二七章 中山(五)(1 / 5)
就在正面魏军骑兵发起冲锋之时,南北两营外侧的战斗正进行的如火如荼。
南北两侧的防御设施和西侧相比略微薄弱,但依旧坚固。数道铁丝网形成的防线和西侧无异。只不过在火力配备上稍显孱弱。
在对方骑兵冲击第一道铁丝网的时候,配备的南北方向各二十几门火炮的火力稍显单薄。但即便如此,依旧造成了敌军的巨大伤亡。
此时此刻,王建和奚斤的兵马堪堪突破四条防线,正进入防守方的打击范围。东府军中军和后军兵马正在猛烈打击对手,战场上硝烟弥漫血肉横飞。
王建和奚斤统领的骑兵本就各只有两万兵马。这本来是个庞大的数量,对于一般战事而言,哪怕只有万余兵马也足以横扫数万人的营地。但可惜他们遭遇的是东府军。
急于建功的王建一味的喝令兵马猛冲猛攻,结果遭到的打击极为惨烈。攻至第五道防线前时,被轰杀三千骑兵之多。奚斤那边的情况稍好一些,但是也死伤惨重。两支骑兵都在的东府军猛烈的打击下难以存进,举步维艰。
不过,两支侧翼兵马虽未能势如破竹的攻入东府军大营,但他们确实起到了牵制东府军兵力的作用。
本来,西营被破之前,李徽要抽调兵马正面增援的。但正因为王建和奚斤的进攻,令李徽不得不放弃就近调兵前来增援的想法。最终在权衡之下,李徽命人传令后方十余里外的骑兵兵马赶来增援。而郑子龙和周毅率领骑兵在后营方向待命,他们原本的任务是要从大营南北侧首突入,对攻击侧翼的敌人进行包抄打击,解决侧翼的骚扰之敌的。但现在,李徽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
直到目前为止,战场的态势是超出了李徽的预料的。虽阻敌的效果和杀伤敌人的数量是令人满意的。大营的防御体系起到了很好的阻敌效果,铁丝网的拦阻和已方的打击效果很好,也达到了李徽的预期,是极为有效的。
但是李徽没想到的是,对方突破速度之快,进攻之坚决是令人惊讶的。之前对魏军的进攻能力和悍不畏死的精神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然而此刻拓跋珪的兵马表现出来的凶悍还是超出了李徽的预料。
一般而言,一支兵马伤亡超过三成便已经是极限,必然会溃败崩盘。但对方前军伤亡数目庞大,遭遇了重重的阻碍和打击,却依旧拼了命的往前冲。
李徽战前的预测是,对方在第五道铁丝网防线处将遭遇极大的伤亡,他们很可能会在此处开始退却败退。即便不放弃进攻,也将会后撤重新评估整顿。从而也会给东府军重新整顿防御体系的机会。
但对方在遭遇了大面积的打击和伤亡之后没有溃败,反而硬生生的冲破铁丝网,踏着满地的铁圈刺网硬生生的冲进来。
从那一刻开始,李徽便知道今日之战恐怕要不死不休了。
于是他及时的下令两万步兵持长枪于营地中合适的位置布阵,以在对方攻破防线之后进行阻击。因为按照对方这种不死不休的战法,他们必然会突破阻碍破营成功。自已必须要做好与之肉搏作战的准备。
不过,李徽也并没有慌张。因为他知道对方这么做付出的代价有多大。既然对方铁了头要拼命,那东府军自然也不会退缩。
李徽相信,如果能够正面击溃魏军的进攻,魏军的士气将土崩瓦解。原因很简单,魏军之所以有如此强悍的进攻欲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认为只要能够攻破大营便能够扭转战局。他们自信于已方骑兵的战斗力,他们相信他们的骑兵在破营之后之后便能碾压对手。正是基于这样的期望,他们才会忍受巨大的伤亡而全力猛攻。
一旦破营之后的正面交战失利,这将是他们内心中最后一道防线崩溃之时,他们会意识到即便是正面交战他们也不是对手。到那时,所有的战斗意志和心气便会土崩瓦解。到那时,他们必会溃败。
……
拓跋顺率领破营之后剩余的近两万骑兵发起了冲锋。营地之中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