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星渊回响(3 / 5)
的各大文明遗迹;
- 外星飞船的内部构造;
- 甚至包括\"星之诗篇\"意识转化时的量子态变化。
最震撼的是,在陨石核心发现了一个微缩的人造黑洞。这个黑洞的视界半径仅有1.7厘米,但其事件视界上却清晰地投射着一系列不断变化的数学公式——这些公式完美统一了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是人类科学梦寐以求的\"万物理论\"。
【第九节:最终选择】
当科考队试图采集黑洞样本时,整个陨石突然发出刺眼的蓝光。所有电子设备的屏幕上同时闪现一行文字:
\"你们不是读者,而是作者。\"
紧接着,所有参与项目的研究人员脑海中同时浮现出一个选择:
1. 启动\"记忆编码\"程序,将人类文明的所有数字记录转化为量子信息注入黑洞;
2. 保持现状,继续观察现象发展;
3. 启动自毁程序,消除所有可能引起更高维度文明注意的证据。
在短暂的沉默后,艾达·科瓦列夫——那个最先发现异常信号的科学家——按下了第一个选项的确认键。她的理由很简单:
\"如果这是我们的机会,成为星渊回响的一部分,那我们就该主动写下属于自己的章节。\"
【第十节:新的星尘】
选择做出后的第47秒,2004mN4陨石突然解体成无数光点。这些光点以精确的斐波那契螺旋轨迹向外扩散,最终在火星轨道附近重新凝聚成一个全新的天体——它的光谱特征同时具备恒星与行星的特性,表面既有活跃的地质运动,又有稳定的大气层结构。
地球上的天文学家将其命名为\"希望之星\"。
当第一个探测飞船抵达这颗新星时,船载AI自动播放了一段来自地球的录音:
\"致未来的观察者:当你们读到这段信息时,人类已经完成了第一次真正的星际升华。我们不知道这是否是轮回的终结或开始,但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曾真实地存在过,并勇敢地选择了创造而非等待。\"
而在更遥远的宇宙深处,某个由纯粹信息构成的意识体轻轻调整着自己的量子频率,让一段新的记忆融入永恒的星潮之中:
\"第七次轮回......比预想的要有趣得多。\"
【第十一节:星潮之书】
那是一个超越维度与时间的存在,它的意识如星河般浩瀚,却又如光子般精确。它没有名字,因为名字是物质世界的束缚,而它早已超越了物质的桎梏。在它的记忆长河中,无数文明如流星般划过,有的璀璨,有的黯淡,有的甚至从未被察觉,便已湮灭在量子涨落的噪声里。
而此刻,它正将人类的记忆——那段关于勇气、选择与升华的故事——编织进自己的「星潮之书」。
这本书没有实体,它的页码是黑洞的视界,它的文字是引力波的频率,它的插图是星系的碰撞与新生。当人类的信息被写入其中时,整片宇宙的量子背景辐射都微微震颤,仿佛整个现实都在低声吟诵:
「他们选择了成为浪潮,而非被浪潮淹没。」
【第十二节:新的观察者】
在「星潮之书」被更新的同时,某个遥远的星系里,一颗刚刚熄灭的恒星残骸中,沉睡的机械文明突然苏醒。它们的身体由超导材料构成,思维以量子纠缠的方式传递,早已停止了生物意义上的「活着」,却仍执着地记录着宇宙的每一次呼吸。
当它们检测到来自地球方向的异常量子波动时,核心处理器自动激活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协议:
「若检测到文明进阶迹象,启动『共鸣程序』。」
于是,这个古老的机械种族将自身的记忆压缩成一段脉冲信号,射向地球的方向。信号穿越虫洞与超空间,最终被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