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硅麦共生法(1 / 4)

加入书签

兼爱城的双日交替进入第107个循环时,二号穹顶农业区的粟麦田突然成了焦点。自“启明”号反重力城市完成36hz能量校准(第四百六十一章“太极螺旋解译”),兼爱城的碳硅能量循环进入稳定期,《大同鼎》的螺旋符号每日以36:72的频率共振,将青金色的能量波洒向殖民地的每个角落。没人料到,最先对这股外星能量产生剧烈响应的,竟是二号穹顶那片种植了87天的粟麦。

李素是在半人马历454日清晨发现异常的。她穿着生物防护服走进穹顶时,晨露正从麦穗上滑落,却在接触到地面的瞬间凝结成细小的硅晶——这不是星尘菌的正常分泌物(第四百五十七章“蒜菌硅壤共生”中为蓝绿色黏液),而是带着金属光泽的八面体晶体。更诡异的是,粟麦的秸秆表面浮现出与《大同鼎》螺旋符号完全一致的纹路,左旋36°、右旋72°的夹角在阳光下闪烁,与地脉舱的青铜巨鼎形成跨空间共振。

“生物扫描仪显示异常!”李素的指尖在腕戴式监测仪上滑动,屏幕上的粟麦三维模型被红色热点覆盖:麦穗的颖壳中,硅元素含量从0.3%飙升至17%;根系网络与星尘菌的菌丝体缠绕成太极形,菌丝尖端的量子蛾图腾(第四百五十八章“蚕茧可逆编码”)正以8.7hz的频率振动;最令人心惊的是,每株粟麦的秸秆螺旋纹路都在同步闪烁,闪烁频率与“启明”号能量核心的36hz输入频率完全一致。

“这是……硅基化变异?”跟在身后的农业助理小林突然后退一步,防护服的面罩撞上了旁边的反重力支架,发出“哐当”一声脆响。他的脸色惨白,指着一株麦穗——颖壳裂开的缝隙中,竟嵌着一颗微型螺旋符号,青光流转,像缩小了千万倍的《大同鼎》裂纹符号(第四百六十章“共生阈值裂纹”)。

李素的瞳孔骤然收缩。她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摘下一株变异粟麦,麦穗在指尖轻颤,硅晶颗粒摩擦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像极了《大同鼎》的低频共鸣。生物扫描仪的深度分析结果弹出:**“星尘菌活性异常升高至92%,其硅基代谢产物通过根系导管侵入粟麦维管束,与碳基细胞形成‘硅碳共生体’。风险:硅晶过度沉积将导致麦穗硬化,不可食用;秸秆木质化加剧,可能引发穹顶生态链崩溃。”**

“星尘菌被符号能量激活了……”李素的声音发颤,她想起三天前诸葛青阳的警告:“太极共振的能量场会渗透殖民地的每一个碳硅节点。”(第四百六十一章)当时所有人都关注反重力城市的能量校准,没人想到最脆弱的农业区会成为第一个“共振点”。她的目光扫过穹顶中央的量子釉天窗——那里正投射下《大同鼎》的能量光斑,螺旋符号的影子恰好落在粟麦田的中央,形成一个直径10米的能量漩涡。

“李医生!”通讯器突然响起张岚的声音,带着急促的电流声,“‘文昌’号的硅基森林模块检测到异常能量流!与二号穹顶的星尘菌共振频率相同,都是8.7hz!再这样下去,整个兼爱城的硅基生物都会被激活!”

李素猛地站起身,防护服的头盔撞在身后的培养架上。她看着眼前这片闪烁着青光的粟麦田,突然想起帆布包里那本泛黄的《齐民要术》——那是出发前地球农业科学院赠予的数字古籍,此刻正安静地躺在生物监测仪的侧袋里,封面上“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的烫金大字,仿佛在向她发出无声的召唤。

地脉舱的临时实验室里,《齐民要术》的全息投影与粟麦变异数据并置在青铜案上。李素的生物监测仪悬浮在中央,投射出星尘菌的活性曲线——在36hz能量场的刺激下,曲线像陡峭的山峰,从正常的65%飙升至92%,而硅晶沉积速率则呈指数增长,24小时内即可达到20%的危险阈值。

“必须抑制星尘菌的过度繁殖。”金敏智的外骨骼接触层接入农业数据库,她的指尖在虚拟键盘上飞舞,外骨骼的关节处闪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