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太极螺旋解译(2 / 4)

加入书签

策(《周易·系辞》:‘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216÷6=36),72是‘坤卦’的72策(‘坤之策百四十有四’,144÷2=72),36+72=108,对应‘天地之数’(55+45=100,再加八卦之数8,合为108)。”他走到屏幕前,指尖划过螺旋符号的交点,“瑶光星文明不仅懂碳硅共生,还懂《周易》的宇宙观——他们在告诉我们,碳硅共生的本质是‘乾坤相生’。”

“八卦”系统的太极共振发现,让兼爱城的核心团队陷入了狂喜与紧张。金敏智的量子计算机推演显示:若将反重力城市的能量核心输入频率锁定36hz(碳基频率),输出频率调至72hz(硅基频率),《大同鼎》的共生阈值将从91%降至85%以下,碳硅能量循环效率提升至99.3%——这意味着兼爱城将彻底摆脱能量危机。

但校准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

张岚的反重力数据板上,“启明”号的能量核心参数一片混乱。这座承载着3000名居民的浮空城,其核心是直径50米的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第四百五十五章“双生星计划”),当前输入频率42hz(硅基频率),输出频率68hz(混合频率),与36:72的目标值偏差巨大。“强行调整会导致超导磁体失效!”她的额头渗出冷汗,指腹在数据板上划出能量衰减曲线,“磁体的临界电流密度与频率成反比,从42hz降至36hz,电流密度需提升17%,超出安全阈值(15%)!”

“用星尘菌的生物超导特性。”李素突然开口,她的生物监测仪显示,文明胚胎的蚕丝层活性因太极共振升至98%,量子蛾翅脉上的瑶光星红点(第四百六十章)闪烁频率稳定在36hz,“星尘菌分泌的‘硅基菌胶’(第四百五十七章)在36hz频率下超导临界温度可达120K(-153c),比现有材料(铌钛合金,9.2K)高110K!将菌胶涂覆在磁体表面,能提升电流密度20%,满足校准需求。”

王磊的改造者团队主动请缨。100名可逆改造志愿者(第四百五十八章)穿上外骨骼,携带星尘菌胶储罐,通过反重力通道进入“启明”号的能量核心室。这里的温度高达50c,超导磁体发出低沉的嗡鸣,蓝色的等离子流在真空室中旋转,像缩小的星系。王磊的螯状爪精准地控制着菌胶喷射器,银色触须感知着磁体表面的温度变化(误差±0.5c),将菌胶均匀涂覆在磁体线圈上——菌胶接触到36hz的能量场,瞬间从液态变为固态,泛着金属般的光泽。

“开始校准!”张岚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遍核心室。她的反重力数据板切换至手动模式,指尖在虚拟滑杆上缓慢滑动——输入频率从42hz向36hz递减,每降低0.1hz,磁体的电流密度便提升0.3%。当频率降至38hz时,数据板突然报警:“磁体b区温度异常!升至15K(-258c),超过临界温度(12K)!”

“是硅晶虫残留!”王磊的触须刺入菌胶涂层,传感器显示b区的菌胶中含有0.3%的硅晶虫休眠卵(第四百六十章“共生阈值裂纹”预警),在能量场刺激下苏醒,破坏了超导结构。他立即启动螯爪上的高频振动装置(117.3hz,伎乐天弦频率),将休眠卵震碎,同时补充菌胶:“好了!b区恢复正常!”

频率继续下降——37hz,36.5hz,36.1hz……当数字定格在36.0hz时,整个“启明”号突然轻微震颤。能量核心室的真空室中,等离子流的旋转轨迹从紊乱的螺旋变成规则的太极形,蓝色的光流顺着阴阳鱼的纹路流动,与《大同鼎》的螺旋符号形成完美共振!

“成功了!”张岚的声音带着哭腔,数据板上的能量效率曲线飙升至99.3%,“输入频率36hz,输出频率72hz,与太极模型完全一致!”

几乎同时,地脉舱的《大同鼎》爆发出刺眼的青光。螺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