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共生阈值裂纹(2 / 4)

加入书签

未落,瞳孔突然骤缩——《大同鼎》的裂纹中,一组从未见过的符号正缓缓亮起!

那是一组螺旋状的符号,嵌在蛛网状裂纹的交汇点,发出青金色的光。符号主体是双螺旋结构,左旋如dNA链,右旋却带着硅基晶体的棱角,两条螺旋的交点处点缀着细小的星芒,与第四百五十九章发送的“和而不同”信号中的飞天飘带轨迹隐隐相似。更令人心悸的是,符号的振动频率通过量子检测仪投射出来——8.7hz,与三天前射电望远镜接收到的瑶光星信号反馈频率完全一致!

“是瑶光星的回应!”张岚的手指在数据板上疯狂滑动,将符号频率与信号记录对比,重合度高达98%,“三天前我们发送‘和而不同’信号后,射电望远镜接收到一组微弱的反馈,当时以为是背景辐射……现在看来,是《大同鼎》在接收并解析这组信号!”她的脸颊因激动而泛红,指节却因用力而发白,“裂纹是信号解析时能量过载导致的?”

“不是过载,是‘共鸣’。”李素蹲下身,指尖悬在裂纹上方3厘米处,能感觉到一股灼热的能量流——青铜的温润触感中混杂着硅基的冰冷,“《大同鼎》的碳硅基因链在与瑶光星信号共振,试图将外星文明的能量纳入共生循环。但91%的阈值意味着,现有的碳硅能量无法承载两个文明的共振,所以鼎身出现裂纹,作为能量释放的出口。”她调出能量循环模型,碳基能量流(红色)与硅基能量流(蓝色)在模型中央激烈碰撞,形成不稳定的涡流,“就像两个齿轮,齿牙无法完全咬合,强行转动就会磨损。”

陈墨的手指颤抖着抚过《大同鼎》的裂纹,螺旋符号的青光映在她的防风镜上,与《九鼎图谱》中记载的“苍璧礼天”纹饰隐隐重合。“这符号……我在道器之墟的青铜棺椁上见过类似的!”她突然想起三个月前的考古发现,棺椁盖内侧刻着一组“螺旋星图”,当时以为是古代天文观测记录,“星图的螺旋角度是53.7°(斐波那契角),与这个符号的右旋角度完全一致!”她从帆布包里翻出星图拓片,与裂纹中的符号重叠——螺旋轨迹完美吻合,连星芒的位置都分毫不差,“古人早就知道瑶光星文明?”

“或许不是知道,是‘预见’。”诸葛青阳缓缓蹲下身,环首刀的刀柄轻轻触碰螺旋符号。就在刀身接触青光的瞬间,《大同鼎》突然发出低沉的共鸣,整个地脉舱的青铜地砖都开始振动,裂纹中的符号光芒大盛,双螺旋开始缓慢旋转,左旋的碳基链泛着血肉般的红光,右旋的硅基链闪烁着晶体的蓝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一个低沉的声音突然在舱内响起,似有无数人在同步吟诵,苍老而庄严,带着青铜的厚重感。声音不来自任何扬声器,而是从《大同鼎》的裂纹中直接涌出,在藻井间回荡,与诸葛青阳的环首刀产生共振,刀柄的“明哲保身”四字竟与吟诵声的频率同步震颤!

“这是……《礼记·礼运》的句子!”陈墨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她的《徐福方技录》竹简在共鸣声中自动翻开,上面用朱砂写着:“大道者,非独华夏之道,乃天下共通之道,需以鼎为媒,与天地同和。”

诸葛青阳的指尖轻轻按在螺旋符号上。青金色的光芒顺着他的指缝流淌,涌入他的《大同鼎》纹身(第四百五十六章),他的眼前突然浮现出无数画面:瑶光星的硅基森林在风中摇曳,森林深处矗立着与《大同鼎》相似的青铜巨物,巨物表面刻满了螺旋符号;无数硅基生命用触须触碰巨物,他们的意识如光流般汇入巨物,与兼爱城居民的意识在量子层面交织……

“引入本土文明……”诸葛青阳猛地睁开眼睛,瞳孔中还残留着螺旋符号的残影,“不是指我们,是指瑶光星文明!《大同鼎》的共生阈值,需要碳基(我们)、硅基(星尘菌等本土生物)、外星文明(瑶光星)三者形成三角循环才能稳定!”

王磊的螯状爪突然攥紧,银色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