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3章 事情逐渐明朗(1 / 2)

加入书签

月黑风高,加上那一地的血迹和数十具的尸首。

周建安压根就不需要任何的技巧便已经轻轻松松的将自已想知道的一切都问了出来。

听完之后,周建安便静静的沉思了起来,而此时朱慈烺开口说道。

“搞了半天,原来是将我们给认错了,若是其他人,我还觉得奇怪,要是这李长恭的话,这些人担心的还真没有问题。”

说起李长恭,周建安来了兴趣。

这些年他在外打仗,京城一年也来不了多少次,不过对于朝中之事还是知晓一些的。

其中便就有这个大明崇祯十九年丙戌科的探花郎。

据说他被崇祯钦点探花郎的才十八岁。

而按照惯例,成为探花郎之后,大多都要授予翰林院编修,成为翰林院官,别看这只是七品官,但是其起点非常的高,又是待在皇帝身边,所以他们只需要数年或者十来年的时间便可以升到平常人花费几十年都不一定升到高位。

甚至是内阁之中。

有句话不是说的,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话吗、

不过自从周建安主持了一次会试之后,这些规矩也在潜移默化的开始改变,翰林院或者中央也已经不完全是他们的去处了。

在周建安看来,为官者,还是必须要有底层的经验才行。

所以几乎所有的进士们都会被分配到各个州府去,并且也不会直接担任主官一职。

毕竟毫无经验,直接担任主官,这是对百姓的不负责任。

即便是一开始没有下放,而是在六部朝廷中枢做事,而后也必须要下放到底层历练一番才行、

而这个李长恭,倒是没有直接下放,而是被安排到了都察院之中担任巡按御史一职。

这个职位,说不上好,但是也说不上差,不少人更是有可能直接从巡按变成巡抚都是有可能的。

不过周建安倒是听说,李长恭去都察院是崇祯特意安排的。

他看向朱慈烺,后者也是点了点头。

“父皇有些看重这个李长恭,他刚正不阿,心思缜密,父皇说他非常适合做御史,没想到在,这次他居然也来了山东。”

朱慈烺刚刚登基,朝中很多事还并不清楚,所以对于李长恭的事也不知晓。

而周建安对于这个李长恭有些感兴趣,因为他发现,这李长恭居然来自潼川州。

他后世的老家便是此处。

老家出的神童,自已岂有不关照的道理。

“不过,现在看来,这个神童,怕是有危险了啊。”

周建安一边说着,一边看向地上的贼人壮汉,此时的他,早已经被周建安他们的对话给吓懵了。

他也隐隐约约的察觉到,他们这次似乎是捅了天了。

既然出了这件事,周建安也没打算继续在牢中待了,再待下去,可就真的要嗝屁了。

他让黄大个将这小子给捆了起来,而后提溜着便走出了大牢之中、

而他们这一路几乎是畅通无阻,那壮汉说了,牢中的人和狱卒们都被打发走了,如此才能方便他们行事。

不过现在似乎是正好方便了周建安他们行事了。

走出牢狱后,他们便找了个地方先藏了起来,这是一个小院子,院子内似乎已经很久没人居住了。

毕竟这个时候,住店都不太可能。

而第二天一大早,周建安便给了周遇吉命令,让其立刻动身,前往东昌府府治,调派一队兵马前来。

根据昨晚所知道的消息,这武城肯定有很大的问题,既然有问题,光靠他和他手底下的这些亲兵们肯定是不太好摆平的。

恰好,周建安早就在山东有一支算是自已的嫡系人马。

平山卫!

那可是自已一手打造的军队,这支军队,要是没有周建安的军令,一般是不太可能调的动的。

周遇吉立刻动身,而就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