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风暴的余波与转向(1 / 4)
1988年的冬天似乎格外漫长。
莫斯科上空的阴霾久久不散,帝国的脉搏日渐微弱。
然而,那场由克格勃和军方极端保守派在绝望中密谋的“风暴”,最终却未能真正掀起。
它像一场胎死腹中的雷暴,在酝酿阶段就悄然瓦解。
事后看来,其流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最关键的一环,或许是戈尔巴乔夫本人出乎意料的警觉。
就在政变预定发动日期的前几天,他似乎从某个无法言说的渠道,接收到了一份极其隐晦的“友好提醒”。
这份提醒没有指明具体的威胁,却恰到好处地触动了他本就敏感的神经。
随后,克里姆林宫和戈尔巴乔夫本人的安保级别被悄然提升。
克格勃第九局(负责领导人保卫)内部进行了紧急的人事调整和忠诚度排查,一些被认为不可靠或立场摇摆的军官被暂时调离了核心岗位。
更重要的是,戈尔巴乔夫授意国防部和克格勃的温和派高层,对军队和内部安全部门近期的一些异常调动进行了质询和压制。
这些看似寻常、甚至有些“神经过敏”的举动,却精准地打乱了政变策划者们的部署。
他们原本计划利用戈氏出席某个公开活动的机会下手,但安保的骤然加强让他们失去了最佳时机。
同时,高层的质询也让参与密谋的一些军方将领感到了恐惧和犹豫。
更致命的是,这群本就心怀鬼胎的“恐龙”内部,在最后的行动方案和事成之后的权力分配问题上,产生了不可调和的分裂。
有人主张不惜一切代价控制莫斯科,有人则认为应该先稳住军队,还有人则开始担心事败后的清算……
争吵取代了行动,猜忌瓦解了本就不牢固的同盟,就像这个牢不可破的联盟本身一样,从内部,自己瓦解了。
当预定的“零时”到来时,没有人敢于真正扣动扳机。
而在遥远的、冰封的西北边境,那支被寄予厚望、准备点燃战火以转移视线的中亚军区特种作战分队,同样在最后一刻,踩下了刹车。
他们的直升机甚至已经低空掠过了边境线的界碑。
但在预定的突袭目标——那个新建的龙国雷达站——出现在他们夜视仪视野中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里根本不是情报中描述的“防守薄弱”的哨所。
那是一个灯火通明、严阵以待的钢铁堡垒!
数十辆外形狰狞的“玄武”主战坦克呈环形阵地展开,炮口昂扬;步兵战车和自行高炮隐藏在精心构筑的工事之后;远处山坡上,“红旗”导弹发射架如同沉默的卫兵;空中,甚至能听到战斗机引擎划破夜空的尖啸!
这根本就是一个张开了血盆大口的陷阱!
带队的指挥官毫不犹豫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他们不知道龙国人是如何得知他们的计划,也不知道对方是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规模的部署。
他们只知道,如果真的冲进去,就是送的。
就这样,一场可能将两个大国拖入深渊、改变世界历史走向的巨大危机,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如同一场虚惊,在无声无息中消弭于无形。
西山。
危机解除的消息传来,会议室内紧绷的气氛稍稍缓和,但所有人的脸上,都没有轻松的表情。
短暂的庆幸之后,是更加沉重的现实考量。
“北方那头熊,算是自己把自己绊倒了。短期内,边境压力确实会大大减轻。”冯振国首先开口,他面前摊开着一份最新的情报汇总,“但是,先生们,我们不能因此而高枕无忧。一个时代的结束,往往意味着另一个更复杂时代的开始。”
他拿起另一份文件,这份文件的封面上,印着一个不祥的代号——“绞索”。
“根据我们驻外使馆、商务代表处以及海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