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历史性的“握手”(1 / 4)
沪上,长兴岛造船基地,一号船坞。
这座曾创造了龙国造船业奇迹的巨大船坞,此刻,正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于凝固的死寂。
数万名造船工人、技术人员、海军官兵,如同一片沉默的红色与蓝色交织的潮水,密密麻麻地站满了船坞四周所有可以立足的角落。他们仰着头,屏住呼吸,心脏的跳动仿佛都与头顶那几台巨型龙门吊的低沉嗡鸣,同步在了一个频率上。
整个世界的声音,似乎都被抽空了。只剩下凛冽的海风,掠过巨大的钢铁构件时,发出的、如同远古巨兽呼吸般的“呜呜”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半空中。
在那里,一个巨大到超乎想象的、如同将一座钢铁小山从大地上凭空挖起的庞然大物,正在八台“Goliath”级巨型龙门吊的协同作业下,以一种极其缓慢而又无比庄严的姿态,缓缓升起。
它,就是“昆仑”号航空母舰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的一个船体巨段——集成了斜角甲板、着舰区以及两条“雷神之鞭”弹射器轨道的左舷飞行甲板总段!
这个单一的巨段,长度超过一百八十米,最宽处接近四十米,总重量超过了惊人的六千吨!
它静静地悬浮在离地数十米的半空中,遮蔽了阳光,在巨大的船坞底部,投下了一片广阔而又充满了压迫感的阴影。
从地面向上望去,那平整而又广阔的钢制甲板,宛如一片悬浮于空中的、灰色的死亡平原。
甲板之上,两条长达百米的、由特殊合金锻造的弹射器轨道凹槽,在阳光下反射着冰冷而又致命的金属光泽。
而在它的后端,那片以13.5度角向外延伸的斜角甲板区域,清晰地预留出了四道拦阻索的安装基座,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这里,将是未来“海龙”战鹰们与死神共舞的终极舞台。
这是一个奇迹。一个将数十万个独立的零部件,在地面上预先拼装、焊接、调试成一个完整模块的、登峰造极的工业奇迹!
指挥塔上,潘广年总师那双布满了老茧的手,死死地抓着冰冷的金属栏杆。他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变得无比艰难。
他这辈子,设计过、监造过的船只,没有一百艘,也有八十艘。但没有任何一次,能像今天这样,让他感到如此的紧张,如此的敬畏。
他知道,这虽然算不上是一次完整地吊装,因为联邦人已经帮他们完成了其中的很大一部分。
这这却是龙国造船工业,乃至整个国家工业体系,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复杂、最精密、也最不容有失的一次终极大考!
六千吨的重量,分布在一个长度近两百米的不规则结构上,其重心和应力分布,复杂到了极点。八台龙门吊,数千根钢缆,必须像一个人的八根手指一样,做到绝对的、毫秒级的协同与平衡。任何一台吊车的速度出现千分之一的偏差,任何一根钢缆的受力超过预设的阈值,都可能导致整个巨段在空中发生灾难性的扭曲、变形,甚至……断裂!
那后果,将不仅仅是数亿资金的损失,更是对整个“一号工程”所有参与者信心的、一次毁灭性的打击!
“各单位注意,目标已抵达预定高度。”对讲机里,传来总调度员有些变调的声音,“开始横向移动,速度……每分钟五米!”
“收到!”“收到!”
八台如同钢铁巨人般的龙门吊,在计算机的精确控制下,开始了同步的、蚂蚁爬行般的横向移动。那巨大的钢铁之山,在空中,以一种肉眼几乎难以察觉的速度,向着下方那早已等待了许久的、巨大的主船体,缓缓靠近。
船坞底部,“昆仑”号那已经基本成型的主船体,如同一头蛰伏的、被斩去了左翼的巨龙,静静地卧在那里。
它那平直的、贯通式的主飞行甲板,那高高耸立的、集成了“神盾”系统的巨大舰岛,已经初具威严。
然而,从舰体中段开始,整个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