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海龙”首飞(1 / 4)

加入书签

蓉城,611所试飞机场。

天空湛蓝如洗,没有一丝云彩,仿佛一块巨大的、完美的蓝宝石,为即将上演的历史性一刻,铺开了最华丽的幕布。

在机场塔台的最高层,数十名国内最顶尖的航空专家、参与“海龙”项目研发的核心工程师,以及从京城专程赶来的空海军高级将领,都聚集在这里。

小小的空间里挤满了人,却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有粗重的呼吸声此起彼伏。

所有人的目光,都透过巨大的落地玻璃,死死地锁定在远处那条长长的跑道起点。

在那里,一头充满了科幻感的钢铁猛禽,正静静地匍匐着。

它,就是“海龙”舰载战斗机的01号原型机。

它的全身,没有涂上任何正式的军徽或迷彩,只有一层用于标记和测试的、略显粗糙的黄色防锈底漆。但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在这层朴实无华的黄色之下,包裹着的,是龙国航空工业有史以来最激进、最天才、也最昂贵的智慧结晶。

三代机,还是能上航母的三代机!

它那独特的鸭式气动布局,如同钻石般切割的前置鸭翼,充满了攻击性。机身与机翼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前沿的翼身融合技术,线条流畅而又充满了肌肉感,仿佛一头蓄势待发的史前掠食者。机翼在翼展的三分之二处,清晰地露出了向上折叠的接缝,那是它作为舰载机的、最独特的身份烙印。

与停机坪上那些外形常规的歼-7、歼-8相比,“海龙”就像一个来自未来的闯入者,它的每一个线条,都在无声地宣告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

宋老,这位为“10号工程”奉献了毕生心血的总设计师,此刻正站在人群的最前方。他那双因为长期伏案工作而布满老茧的手,死死地抓着冰冷的窗框,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发白。他的嘴唇紧紧地抿着,那张布满了皱纹的脸上,写满了常人难以理解的、混杂着期待、焦虑、恐惧与希望的复杂情绪。

他身旁的姜晨,则依旧平静。

他只是安静地站在那里,目光同样凝视着跑道上的那架黄色战鹰。

他知道,为了这一天,宋老和他的团队,以及背后无数个协作单位,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在拿到了那份来自未来的“太行”发动机图纸后,整个航空工业体系,都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能量。无数的专家和工人,以一种近乎于燃烧生命的热情,将图纸上的每一个零件,变成了现实。

但图纸,终究只是图纸。从理论到现实,永远隔着一条由无数个工艺难题和工程“拦路虎”组成的鸿沟。

单晶叶片的铸造,成品率一度低到令人绝望。粉末冶金的涡轮盘,在进行热等静压时,因为一次微小的温度偏差,就报废了价值数十万的整炉材料。FADEC控制系统的软件,更是出现了上千个bug,让负责编程的年轻工程师们,连续几个月,每天的睡眠时间都不足四个小时。

但他们,都扛过来了。

用最原始的办法,用最“笨”的毅力,用无数个不眠不休的夜晚,将这些来自未来的“神谕”,一点一点地,变成了可以触摸、可以运转的、冰冷的钢铁。

而今天,就是检验这一切的时刻。

这头由无数人心血浇灌而成的“海龙”,究竟是一飞冲天,还是一堆昂贵的废铁,成败,就在此一举。

“塔台,‘海龙洞幺’请求起飞。”

耳机里,传来试飞员的声音。

他是李浩,空军首席试飞员,一个将生命与蓝天捆绑在一起的传奇人物。他的飞行履历上,记录着数十次特情处置的惊险瞬间,更有着驾驶着几乎解体的战机成功返航的赫赫战功。

他是整个龙国,最有资格,也唯一有资格,为这头新生猛禽“开光”的人。

“‘海龙洞幺’,可以起飞。风速05,跑道23,祝你好运。”塔台指挥员的声音,同样充斥着激动。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