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昆仑之心—一体化反应堆(2 / 6)

加入书签

>

“第二个问题,是热量。”他的笔尖,指向了密密麻麻的氦气循环管道,“小型的‘玲珑’堆,热量管理相对简单。但当堆芯扩大到如此规模,其内部产生的热量,将是几何级数的增长!我们模拟了上万次,都无法找到一个能让冷却氦气均匀流过整个堆芯的方案。巨大的堆芯内部,形成了无数个湍流和‘热点’,温度可以瞬间飙升到两千度以上!任何我们已知的合金材料,在这种地狱般的高温炙烤下,都会像黄油一样融化。这意味着,‘骄阳’一旦启动,它就是在进行一场无法停止的、奔向自我毁灭的倒计时。”

“还有就是,是‘控制的失能’。”王安邦的声音愈发沙哑,他指着那些用于紧急停堆的控制棒通道,“在小型的球床堆里,控制棒可以顺利地插入石墨球的间隙中。但在‘骄阳’这个巨大的、由数百万个石墨球组成的‘沙坑’里,我们发现,控制棒在下落过程中,有超过百分之三十的概率,会被不规则的石墨球卡住!同志们,百分之三十!这意味着我们有近三分之一的可能,在最需要它的时候,无法让这头核子巨兽停下来!这是任何一个核工程师都无法接受的、赌博式的设计!”

他放下笔,疲惫地靠在白板上,做出了最后的、也是最令人绝望的总结。

“更不用说,它还有热惰性巨大、无法跟随‘雷神之鞭’进行脉冲式功率调节的根本性缺陷。大家都是龙国最优秀的工程师,姜晨总师提供的蓝图也堪称神来之笔,但我们脚下的大地,是一片根本无法承重的流沙。”

王安邦院士转过身,面向刘老,深深地鞠了一躬,不知不觉间,他的声音变得哽咽起来。

“刘老,我们……我们尽力了。以我们目前的技术储备,从零开始设计一款全新的、安全可靠的大功率航母压水堆,至少需要十五年。而放大‘玲GLISH’堆的方案,又被证明是此路不通。我……我建议,为了不拖延整个‘一号工程’的进度,我们是否应该……考虑一个更现实的、以常规动力为基础的……备用方案?”

“备用方案”四个字,他说得极其艰难。

说得好听点,这是一个技术上的妥协,说的难听点,这是对“一步到位”这个核心理念的彻底背叛。

更何况,当初在最高层会议上,顶着所有压力,提出这个石破天惊的“一步到位”构想的,正是姜晨。

而那个力排众议,拍着桌子,用自己一生的声誉和整个海军的未来作为赌注,将这个疯狂计划从蓝图变为国家意志的,正是刘老。

王安邦院士的这番话,这篇“判决书”,无疑是将耳光抽在了姜晨和刘老的脸上。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之前还因为各种技术细节而嗡嗡作响的讨论声,瞬间被抽成了一个真空。空气仿佛凝固了,变得粘稠而又沉重,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数十位国内最顶尖的专家,此刻都像被按下了暂停键的雕像,他们下意识地屏住呼吸,连挪动一下身体都显得小心翼翼。

姜晨和刘老他们得罪不起,王院士,他们也不想得罪。

所有人都低下了头,然后又下意识地瞄了一下两边。

他们先是看向满脸悲怆的王安邦院士,眼神中充满了技术人员之间才能理解的、深深的共情与无奈。他们知道,王老说的每一个字,都是真的。

然后,他们的目光,带着一丝同情、一丝担忧,甚至是一丝残忍,小心翼翼地,瞟向了坐在主位上的刘老。

他们想看看这位一向强硬的海军统帅,在自己亲手扶持的、最引以为傲的“神话”撞上现实的冰山时,会是怎样一副表情。

最后,几乎所有人的视线,都汇集到了那个从始至终都异常平静的年轻人——姜晨——的身上。

那目光中,充满了困惑,质疑,但更多的,是一种潜藏在绝望之下的、连他们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最后一丝的期待。

刘老的脸色,变得异常难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