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看不见的墙(3 / 4)
B最新研发的、代号为“蜂鸟”的远程激光窃听系统。
这套系统,可以通过向目标建筑的窗户玻璃,发射一束肉眼看不见的激光束,然后通过接收反射回来的、因室内声波而产生微弱振动的激光,来反向解析出室内的谈话内容。
其有效监听距离,可以达到五百米。
一旦安装成功,他就可以在绝对安全的情况下,长期监听凤凰军工厂核心实验大楼内的一切动静。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但也极具诱惑力的计划。
迪米特里为此准备了整整一周。他准备了全套的潜行装备,包括夜视仪、消音手枪、以及用于攀爬的绳索和挂钩。他还反复研究了天气预报,最终将行动时间,定在了三天后的一个预报有雷暴雨的夜晚。
他相信,在那个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夜晚,他将像一个真正的“黄鼠狼”,悄无声息地,潜入鸡窝的旁边,将那只最肥美的鸡,置于自己的獠牙之下。
他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凤凰军工厂,保卫科,地下监控室。
这里是“壁虎”计划的核心指挥中心。
老刘虽然身在鞍山,但他早已在这里,布下了一张天罗地网。
监控室的墙上,挂着十几块显示屏。这些屏幕上显示的,并非传统的摄像头画面,而是一系列由各种传感器传回来的、充满了代码和波形图的数据界面。
这套被老刘命名为“天网”的安防系统,正是姜晨在启动“壁虎”计划时,亲自为保卫科设计的。
其核心技术,全部来自于他从“星际军工系统日志”中,用积分兑换出来的、超越这个时代至少三十年的安防科技。
在1983年,当全世界最顶级的安防系统,还停留在闭路电视监控和简单的红外报警器层面时,姜晨已经将“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的雏形,应用到了凤凰军工厂的保卫工作之中。
沿着工厂数百公里长的地下铺设的微型震动光纤传感器,任何微小的、非正常的震动,如攀爬、挖掘,都会被立刻捕捉并定位。
伪装成路面下的减速带或路边的电线杆,可以精确地记录下每一辆经过车辆的重量、轮距、以及车内是否有异常的无线电信号发射。
可以穿透墙壁的定向微波探测器,对特定区域进行非接触式的人体活动和设备扫描,迪米特里使用的望远镜,就是被它发现的。
可以说,从迪米特里踏入凤凰市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被这套系统,记录、分析、并打上了“高危目标”的标签。
“报告,‘钓鱼一号’、‘钓鱼三号’目标,今日活动轨迹正常,无异常接触。”
“报告,‘摄影五号’目标,今日拍摄照片已截获,正在进行分析。初步判断,其镜头焦段无法穿透我们的防窥玻璃。”
“报告,内部‘鱼线’三号、七号,今日均有异常资金入账,已记录在案,继续监控。”
一名年轻的保卫干事,正在有条不紊地向临时负责人汇报着情况。
这些代号,正是老刘在离开前,亲自为那些潜伏在工厂周边的各国间谍们,起好的爱称。
而迪米特里,这个自以为隐藏得很好的KGB精英,他的代号,就是“黄鼠狼”。
“‘黄鼠狼’今天有什么动静?”临时负责人问道。
“报告,‘黄鼠狼’今天下午,曾两次驱车,经过西侧的废弃仓库。我们的道路压力传感器显示,他的车速明显放缓。同时,我们的微波探测器捕捉到,他使用了高倍率的望远镜,对仓库的结构和周围环境,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
“他终于要忍不住了。”负责人看着地图上那个被标记为“废弃仓库”的红点,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
这个仓库,根本不是什么巧合。
它正是老刘在启动“壁虎”计划时,故意暴露给所有潜伏间谍的一个、看似完美的“尾巴”。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