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国之蛀虫(3 / 4)
缓吐出烟雾。
“好手段,真是好手段。”他喃喃自语,语气中没有惊慌,反而带着一丝棋逢对手的兴奋,“这手笔,干净、利落、釜底抽薪。不是CIA那种喜欢用金钱美色砸人的粗暴风格,更像是……克格勃那帮老狐狸的手笔。精准、致命,而且充满了工业党的美感。”
“老刘,有把握吗?”姜晨问道。
“有难度,但并非无迹可寻。”老刘弹了弹烟灰,“敌人既然要‘投毒’,就必须满足两个最基本的条件。第一,他必须能接触到最核心的生产环节,也就是炼钢炉本身。第二,他必须拥有足够高的技术权限和知识,才能知道该投什么‘毒’,以及如何投,才能不被立刻发现。”
“所以,我们的目标范围,可以大大缩小。”老刘掐灭了烟头,站起身,“范围,就在鞍钢能够接触到‘凤凰-1型’特种钢冶炼流程的、所有中高层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之中。”
“我需要一份名单。”老刘说道,“所有这些人的详细档案,越详细越好。”...
姜晨很快就通过冯振国,动用了最高权限,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从国家安全部门的内部数据库中,调取了鞍钢相关人员的绝密档案。
当天下午,在保卫科那间密不透风的办公室里,老刘和他的两个得意门生,将几十份人员档案,铺满了整张桌子。
他们开始了一项枯燥而细致的工作——排查。
家庭背景、社会关系、个人履历、财务状况、海外联系……每一个看似无关的细节,都被他们反复地审视和分析。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烟灰缸里的烟头越堆越高。
终于,在排查到一份档案时,老刘的目光,停住了。
【姓名:赵兴华】
【职务:鞍山钢铁厂副厂长,主管生产技术】
【履历:毕业于莫斯科钢铁学院,曾在联邦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联合体实习多年,是国内第一批接触到西方先进冶金技术的专家,回国后,一路高升,成为鞍钢最年轻的副厂长。】
【社会关系:……其妻子有一远房表亲,于七十年代末,定居东德……】
“东德……”老刘的眼睛眯了起来,他用红笔,在这个地名上,重重地画了一个圈。
他继续往下看。
【财务状况:……近两年来,其在香港的某个银行账户,陆续收到了数笔来自欧洲的、总额超过十万美元的匿名汇款。资金来源,标注为‘海外亲属赠予’……】
十万美元!
在1983年,对于一个国内的工厂干部来说,这是一笔足以让他过上皇帝般生活的、无法想象的巨款。
“就是他了。”老刘将赵兴华的档案抽了出来,放在桌子中央,语气平静。
所有的疑点,都像拼图一样,完美地拼接在了一起。
留苏背景、主管生产技术、有东欧的社会关系、以及一笔来路不明的巨额海外汇款……
这个赵兴华,几乎完美地符合了所有特征。
“姜厂长,”老刘拿起保密电话,拨通了姜晨的办公室,“鱼,可能已经找到了。现在,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渔夫,去把他钓上来。”
三天后,一辆挂着军牌的吉普车,驶入了鞍山钢铁厂的大门。
老刘带着两名伪装成凤凰厂冶金工程师的助手,以“‘龙腾’项目特派技术顾问组”的名义,正式抵达了鞍钢。
在厂门口,鞍钢的厂长王长河,以及主管生产的副厂长赵兴华,亲自前来迎接。
“欢迎!欢迎凤凰厂的专家同志们!”王长河热情地握着老刘的手,脸上带着一丝愧疚,“潘总师和姜总师都跟我打过电话了,是我们工作没做好,给国家重点项目拖了后腿。你们能来帮忙,我们感激不尽!”
“王厂长客气了,我们都是为了国家的项目。”老刘微笑着。
他的目光,落在了王长河身旁那个戴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