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重回原点(3 / 4)
供的。
在鞍钢的王厂长、潘老以及所有参与项目的冶金专家看来,生产流程是透明的、可控的、经过反复验证的。而姜晨拿出的这份配方,却是半路凭空出现一般,其原理深奥,甚至超出了当时很多专家的理解范畴。
在这种情况下,当最终产品出现了问题,所有人的第一反应,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符合逻辑的怀疑方向,必然是——你姜晨的配方,是不是本身就有问题?
即便姜晨拥有最高级别的“无限开火权”,他可以命令鞍钢停产,可以封存所有钢板,但他无法命令人心。
他无法阻止那些在炼钢炉前干了一辈子的老师傅们在私下里嘀咕:“是不是那个年轻总师的方子太玄乎了?”
他也无法阻止那些冶金专家们,用审视和怀疑的目光,重新去解构他的理论。
他更无法解释系统这种近乎玄学的东西。
如果他强行推动“有内鬼”的调查,在没有任何直接证据的情况下,对一个保密等级如此之高、为国家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大型钢厂进行深入的、近乎于“有罪推定”的搜查,会造成什么后果?
那将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争论,而会迅速演变成一场巨大的信任危机。
他姜晨,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将要站在所有老专家、老工人的对立面。他之前建立的所有权威和声望,都可能在这场无凭无据的猜忌中,毁于一旦。
这是一种极其微妙的人性博弈。
在“一个看不见的、无法证实的内鬼”和“一个看得见的、理论过于超前的配方”之间,人们会本能地去怀疑后者。
更何况,抓间谍这种大海捞针、极其耗费心神的事情,对于当时的他来说,性价比太低了。
毕竟,在那个时间点,北方联邦那数万辆坦克的威胁迫在眉睫,“龙牙”和“玄武”才是能解燃眉之急的“救命药”。
相比之下,远洋海军的建设,虽然重要,但似乎还可以等一等。
所以,他做出了一个理性的、也是无奈的选择——将这个棘手的“内鬼”问题,连同整个“龙腾”项目,暂时搁置。
他需要集中所有精力,去解决更优先的矛盾。
而现在,几内亚的枪声,彻底改变了战略的优先级。远洋海军从“可选项”变成了“必选项”。这个被他暂时搁置的问题,也必须被重新摆上台面,并且要以最快的速度解决。
他重新审视着这份“病历”,脑海中不再是“寻找病因”,而是在思考“如何手术”。
他调动起系统强大的分析能力,对报告中的每一个数据进行重新梳理和建模,目的只有一个——找到那个被“投毒”的、最关键的工艺节点,并推演出这种“毒素”在钢材内部的扩散和作用机理。
渐渐地,一个清晰的、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他的脑海中浮现了出来。
“潘老,”姜晨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当初的检测手段,可能还不够精确。我们只知道‘鞍A-007’有问题,但我们不知道,到底有多少钢板有问题,问题的严重程度又如何。”
他从自己的办公室里,取来了一份文件,放在了潘老的面前。
“这是我们之前为了检测‘零号玻璃’内部损伤,而开发的一套‘声学共振应力成像法’的技术方案。我建议,我们立刻动用这套方案,对库存的所有‘凤凰-1型’钢板,进行一次最高精度的、地毯式的全面复检。我需要看到它们内部最真实的、最微观的结构图。”
潘老虽然并未参与“磐石计划”,但是和姜晨接触了这么长时间,对于那套系统还是有所耳闻的,他立刻意识到了姜晨的意图。
他立刻调动了所有资源,质检小组连夜行动,动用了那套曾经立下奇功的设备。
一天后,一份全新的、内容详尽到令人发指的复检报告,被送到了姜晨和潘老的面前。
这一次,报告中不再是模糊的X光片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