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寂静中的回响(1 / 4)

加入书签

钱卫国主任的“无限开火权”,让整个凤凰军工厂乃至全国相关的兄弟单位,都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了起来。

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一架又一架没有任何标识的军用运输机,频繁地降落在昆明机场。

一个个用油布包裹、贴着“特级机密”封条的木箱,被小心翼翼地卸下,然后在武装押运下,连夜送往凤凰军工厂深处。

姜晨提出的“声学共振应力成像法”,也被众人私下里戏称为“土法验尸”。

这个方案,听起来原理简单直白。

然而,只有姜晨和少数核心专家心里清楚,这个“土法”的背后,对实验设备的要求却苛刻到了极致。

他需要的,不是普通的仪器,而是当时龙国在各自领域里,最顶尖、最拿得出手、甚至轻易不动用的压箱底的宝贝。

如果放在平时,在项目规划阶段,姜晨完全有时间和机会,通过“星际军工系统日志”,悄无声息地兑换出一些关键的图纸或核心部件,对这些国产设备进行一次“合理”的升级改造,让它们的性能在不引起怀疑的前提下,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但是现在,他没有这个时间。

调查组的最后通牒,催促着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结果。

他只能选择相信国家的力量,相信这片土地上,那些默默无闻的工厂和研究所里,同样蕴藏着惊人的潜力。

一个强大的国家,不能只依靠一两个天才的灵光一闪。

真正的强大,来自于坚实、雄厚、能将任何天才构想迅速转化为现实的工业基础。

他暗下决心,等“磐石”项目的风波过去之后,必须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和权限,好好地为龙国的基础工业,尤其是精密仪器、特种材料和电子元器件这些看似不起眼、却决定着整个科技大厦根基的领域,进行一次彻底的“换血”。

他要让未来的龙国工程师们,在面对尖端挑战时,手中握着的,不再是修修补补的“万国牌”,而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一流的利器。

于是,一场全国范围内的“寻宝”开始了。

从京城706所,紧急调来了一台当时国内最先进的、用于水下声呐研究的“高精度可控声源发生器”。

这台设备原本是要装船进行下一代潜艇声呐测试的,硬生生被从船坞里拆了下来。

它的核心,能发出频率精确到赫兹的、极其纯净的超声波信号,是这次实验的“发令枪”。

从沪上803所,调来了整整一百二十八个为航天项目配套研制的“压电薄膜传感器”。

每一个传感器都比指甲盖还小,但灵敏度却高得吓人,足以捕捉到蚊子扇动翅膀引起的空气振动。

它们将组成这次实验的“耳朵”,负责聆听玻璃内部最微弱的回响。

从金陵14所,林浩的老单位,更是送来了他们压箱底的宝贝——一套刚刚从国外通过特殊渠道辗转引进、还未来得及开箱的“HP3497A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的核心模块。

这套设备是当时全球最顶尖的仪器制造商惠普公司的杰作,外形是一个沉重的、可以安装在标准机柜里的金属机箱。

它的核心,是一块集成了当时最先进ADC(模数转换器)和多路复用器的高速采集模块。

这套系统,其总采样率可以达到惊人的每秒十万次以上,能够在一秒钟内,将一百多个传感器传来的、极其微弱的电压信号,精准地转化为数字洪流。

在1981年的蓝星,它就是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独一无二的“神经中枢”。

设备陆续运抵,但新的难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将这些来自不同单位、设计标准各不相同的精密仪器,完美地组装成一个能协同工作的实验平台?

更重要的是,如何为这个平台,创造一个绝对安静的“聆听环境”?

姜晨将实验地点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