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孔雀开屏(1 / 4)
送走哈桑后,姜晨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里,看着自己刚刚画下的那两张草图,陷入了沉思。
与哈桑的交流,再次印证了他一直以来的想法:单纯提供领先时代的“成品”是远远不够的,这无异于“授人以鱼”,虽然能解一时之急,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局面。
他必须“授人以渔”,将那些最基础、最核心的理论和技术,像种子一样,播撒到这个国家贫瘠但充满潜力的军工土壤中。
事实上,他也一直在这么做。
从与14所合作,共同攻关新一代雷达核心芯片的制造工艺,到将“电传飞控”的核心概念和算法模型,以“技术交流”的名义,提供给正在为新一代战机(歼-10)项目苦苦探索的松州飞机制造厂。
他就像一个勤劳的园丁,小心翼翼地,将来自未来的知识,嫁接到这个时代的科技树上。
刚才他向哈桑描述的“翼身融合”和“相控阵雷达”,其实就是他正在推动的歼-10项目的核心设计理念。
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盟友的军事思想,也为自己未来的产品升级埋下伏笔。
但现在,无论是“霹雳-8”的生产瓶颈,还是“天龙”战机暴露出的固有缺陷,都让他再次感到了紧迫感。
基础,还是太薄弱了。
这个念头让他想起了那份放在他办公桌上已经好几天的、由相关部委下发的文件。
那是一份关于鹰酱对龙国进行基础工业设备援助的清单和考察团组建方案。经过漫长的谈判和博弈,鹰酱终于同意,向龙国出口一批在“巴统”限制清单边缘的、八十年代初水平的高精度机床、电子测试仪器和材料分析设备。
对于嗷嗷待哺的龙国工业体系来说,这无异于久旱逢甘霖。
按照原计划,他,姜晨,将作为技术专家组的组长,亲自带队前往鹰酱,负责这批设备的选型、验收和技术引进工作。
他对此行曾抱有极大的期望。
他想看的,远不止是那些冷冰冰的机器。
他更想亲眼看看,鹰酱的工厂是如何管理的,他们的生产线是如何布局的,他们的工程师是如何进行协同工作的。
他想学习的,是那一整套支撑起强大工业帝国的“软件”,而不仅仅是搬回一堆“硬件”。
可现在,他走不开了。
“霹雳-8”引导头芯片那低得可怜的良品率,像一条无形的锁链,将他死死地锁在了凤凰厂。
老王几乎是天天来他办公室汇报进展,每一次都是唉声叹气地离开。
前线的订单催得越来越紧,如果他不能在短期内解决这个瓶颈,整个生产计划都将陷入停滞。
他无法想象,当自己在大洋彼岸考察先进设备时,家里的生产线却因为自己的一个设计而瘫痪。
这种感觉让他无比憋屈。
但是鹰酱那里,他是一定会去的,只不过得等他忙完当下的任务之后。
他需要更多的、更底层的技术,来支撑起他那过于超前的构想。
而且,他需要的是立刻就能应用的、完整的、成体系的技术,而不是从鹰酱那里学回来的一点皮毛。
他闭上眼睛,将意识沉入脑海深处。
“星际军工系统日志。”
深蓝色的星空再次浮现。
他熟练地打开筛选功能,这一次,他搜索的不再是成品,而是那些他曾经连看都不敢多看的、真正能改变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内功心法”。
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系统界面右上角那串长得有些夸张的数字。
【系统积分余额:1,254,860,000】
十二亿五千多万!
这笔巨款,是“牧马人”系统和“霹雳-8”导弹订单加生产研发的利润。
想当初,为了兑换一个几千积分的零件,他都要为了几万块钱的启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