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火箭破空,空战新篇(2 / 5)
经过凤凰新材的特殊改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引导功能。只需要稍作修改,用一款蜂巢火箭发射器将它们挂载起来,再对它们的射程进行升级,这些武器立马就能让歼-7D拥有超视距打击能力!”
陈广平听得一愣。
火箭弹?
空对空?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组合。
他从事飞机制造几十年,对各类航空武器的性能和用途了如指掌。
在他固有的认知里,火箭弹是典型的对地攻击武器,通常由火箭炮车或攻击机挂载,用于火力压制或摧毁地面目标。
它们普遍无制导,射程有限,精度更是差强人意,根本无法想象将其用于高速移动的空中目标,更遑论超视距打击。
这种想法,在他看来,几乎是异想天开,甚至有些荒谬。
虽然在二战中纳粹德国的空军便有搭载火箭弹攻击盟军轰炸机的先例,但先不说效率低下,而且那时候飞机的速度和机动性,和现在完全没有可比性。
他眉头紧锁,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等待姜晨给出更详细的解释。
林浩也感到意外。
他若有所思,脑海中浮现出一些模糊的信息。
他大概知道姜晨前段时间研发了一款地面防空系统,名为“天雷防空系统”。
听说这款系统已经在南疆战场参加过实战,效果不错,得到了前线部队的好评。
但由于严格的保密条例,林浩并未在之前参与相关研发,因此并不知道这款武器的具体型号、技术细节,以及它是否与火箭弹有关。
他只知道姜晨在防空领域确实有所建树。
尽管如此,他对姜晨的信任已经深入骨髓。
从JL-7A雷达的突破,到SHTC-1材料的横空出世,姜晨每一次提出的方案,无论起初听起来多么不可思议,最终都以惊人的成功收场。
他知道姜晨从不打无准备之仗,每一次看似大胆的提议背后,都必然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因此,尽管对“空对空火箭弹”的概念感到震惊,林浩并未立即质疑,而是紧盯着姜晨,等待他揭示其中的奥秘。
他已经学会了在姜晨面前,如何当一名合格的学生,耐心倾听,并相信这位年轻的厂长总能带来超越时代的技术。
姜晨随即详细解释了107火箭弹的改造方案:如何通过加装小型制导模块使其具备简易引导能力,如何通过升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将其射程提升至150公里,以及如何设计轻量化的蜂巢式发射巢,使其能够适配歼-7D的翼下挂点。
“每架歼-7D可以携带两个蜂巢发射巢,每个发射巢可容纳3枚107火箭弹,总共6枚。”姜晨解释道,“虽然单枚火箭弹的威力不如重型空空导弹,但其成本相对较低,可以进行饱和打击。一次齐射,6枚火箭弹同时飞向目标,形成密集的弹幕,足以保证一架米格战斗机被彻底摧毁。这就叫饱和打击!”
陈广平听得目瞪口呆。
他从未想过,那些用于对地支援的火箭弹,竟然能被改装成空对空武器,而且还具备超视距打击能力!
这简直是颠覆了他的认知。
“姜厂长,这……这真的可行吗?”陈广平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理论上完全可行,而且我们已经进行了初步的地面模拟测试。”姜晨肯定地回答,“这种方案,能够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歼-7D具备超视距打击能力,弥补中距空空导弹的空白期。它将是我们在下一代中距空空导弹研发成功之前,最有效的空中利器。”
姜晨也并未和他俩做更多的细节说明,更没有宣扬“天雷防空系统就是我研制的”这样的蠢话。
但他相信这两人会明白的,大家都是聪明人,看破不说破。
林浩在一旁听得眼睛发亮。
他知道,姜晨的这个方案,虽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