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天雷之眼(2 / 3)
变形。”
王师傅眼前一亮,他虽然是老钳工,但这种结合热处理和精密加工的复合策略,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他立刻按照姜晨的指示进行尝试。
果然,经过几次调整,加工出来的部件精度大大提高,达到了设计要求。
“姜总工程师,您真是神了!”王师傅由衷地赞叹道,他对姜晨的敬佩又加深了几分。
解决了“眼睛”的稳定问题,接下来就是“大脑”——弹载控制系统。
“火箭弹的飞行速度非常快,而且旋转剧烈。”姜晨在黑板上画出了火箭弹的飞行轨迹,“要让它能够追上高速飞行的飞机,并进行弹道修正,它需要一个能够快速计算和执行指令的‘大脑’。”
“我们目前的电子元件,体积都比较大,而且计算速度也有限。”李强提出了疑问,“要在这么小的火箭弹里塞进一个‘大脑’,这可不容易。”
“没错,李强,这是第二个难题。”姜晨点头道,“所以,我们不会使用传统的电子管或者晶体管电路板。我们将采用一种……更紧凑、更高效的固态逻辑电路设计。它虽然不是完全的集成电路,但通过优化电路布局和元件封装,可以大大缩小体积,提高计算速度。”
他拿起一个铅笔盒大小的盒子:“想象一下,我们将把一个原本需要一个房间大小的计算设备,缩小到只有这么大,然后塞进火箭弹里。”
工人们都倒吸一口凉气,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这需要我们对电路板进行微型化设计,对元件进行特殊封装。”姜晨继续说道,“同时,我们还需要设计一套高效的控制算法,让这个‘大脑’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根据导引头传回的信息,计算出最佳的弹道修正指令。”
在姜晨的指导下,电子组的工程师们开始了固态逻辑电路的攻关。
他们废寝忘食地进行着电路设计、元件选型和焊接测试。
姜晨则利用系统提供的知识,不断优化电路布局,指导他们进行元件的微型化封装。
“姜总工程师,这个电路板的散热问题怎么解决?这么小的空间,这么多元件,热量散不出去,会烧坏的!”一位电子工程师提出了新的问题。
“我们可以采用一种特殊的导热材料,填充在元件之间,将热量均匀地传导到弹体外壳,通过弹体与空气的接触进行散热。”姜晨解释道,“同时,在电路设计上,我们也要尽量降低功耗,减少发热。”
解决了“大脑”问题,最后是“翅膀”——弹道修正系统。
“火箭弹在高速飞行中,要进行姿态调整,需要非常灵敏和快速的控制机构。”姜晨指着火箭弹的尾部,“传统的火箭弹靠尾翼稳定,无法进行主动控制。但我们要打飞机,就必须让它能够‘拐弯’。”
“姜总工程师,那我们是加装小型的燃气舵,还是空气舵?”王师傅问道,他知道这两种是导弹常用的控制方式。
“我们两种都用,但要进行创新。”姜晨说道,“在火箭弹的尾部,我们将安装一套微型燃气舵,用于火箭弹发射初期的姿态控制和旋转稳定。而在弹头部分,我们将加装几片微型可动式鸭翼(Caard),它们就像是火箭弹的‘小翅膀’,能够在飞行末端,根据‘大脑’的指令,进行高速摆动,实现精确的弹道修正。”
“鸭翼?!”工人们再次震惊了。他们知道飞机有鸭翼,但火箭弹上装鸭翼,这还是头一次听说。而且,要在高速旋转的火箭弹上,安装能够高速摆动的微型鸭翼,这需要极高的机械精度和响应速度。
“这鸭翼的驱动机构,必须非常小,而且响应速度要快!”李强说道,“我们目前的微型伺服电机,恐怕达不到要求。”
“没错,李强,这是第三个难题。”姜晨点头道,“所以,我们将设计一种全新的微型高速响应伺服电机,它将采用更先进的磁性材料和更精密的绕线工艺,确保在极小体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