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代号“鹰眼”(2 / 4)

加入书签

冯振国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加严肃,“可以说,这份报告,直接送到了几位核心首长的案头。他们认为,提升我们空军的独立作战能力,特别是超视距空战和全天候作战能力,已经刻不容缓。”

听到这里,姜晨心中微微一喜,看来事情比他预想的要顺利。

然而,冯振国接下来的话,却让会议室内的气氛再次沉重起来。

“但是,”冯振国叹了口气,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重视归重视,现实的困难也是摆在眼前的。国家现在的经济状况,你们比我更清楚。百废待兴,到处都需要用钱。单是我们陆军,四百万部队嗷嗷待哺,军装、伙食、训练、老旧装备的维护更换,哪一样不需要钱?空军和海军就更不用说了,新飞机、新军舰,那都是吞金巨兽!每一分军费,都要掰成几瓣花。”

王德贵厂长深有感触地点点头:“是啊,司令员,我们厂里前段时间为了更新几台精密机床,申请报告打上去快半年了,结果一直没批下来。说是要优先保障一线作战部队的急需。还是后来姜晨...”

冯振国摆了摆手,继续说道:“所以,当你的报告和九十万的预算摆在一些同志面前时,引起的震动和……质疑,是可想而知的。有人说,这是异想天开,是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也有人担心,这是不是又一个无底洞,毕竟14所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

姜晨的心微微沉了一下,但他没有说话,静静地等待着冯振国的下文。

“不过,”冯振国的语气中终于透出一丝欣慰,“我和军区的几位主要领导,以及一些真正懂行的老专家,都力排众议,坚决支持这个项目。我们的理由很简单,陆军的装备固然重要,但未来战争的胜负,越来越取决于制空权的争夺。我们不能永远指望地面引导,不能永远让我们的飞行员在空中当‘睁眼瞎’,跟敌人拼刺刀!”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几分军人特有的激昂:“再怎么样,空军的装备研发也不能落后!否则,一旦战争来临,我们的飞行员就要用鲜血和生命去弥补装备上的差距!这个责任,谁也负不起!”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只有冯振国铿锵有力的话语在回荡。

姜晨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为了这个项目能够立项,冯司令员这些军方高层,一定顶住了巨大的压力。

要知道,龙国的军队也不是冯司令一个人说了算。

冯振国平复了一下情绪,继续说道:“考虑到这次是机载雷达,技术复杂,系统性强,单靠一个单位很难独立完成。因此,经过中央高层和军委的最终决定,这个项目将由我们军区牵头,联合航空工业部的松州(成)飞机制造厂,以及电子工业部的第十四研究所,共同进行相关项目的研发。”

“松州飞机制造厂?”王德贵厂长微微有些惊讶。

松州飞机制造厂,那可是国内与盛京(沈)飞机制造厂齐名的战斗机研发和生产重镇,主要负责歼击机的研制。

他们的旗舰产品,正是空军未来的希望——歼-7系列和正在预研的更新一代战机。

“是的。”冯振国点头,“机载雷达,最终是要装到飞机上的。没有飞机平台的配合,雷达研制出来也是空中楼阁。松州厂那边,会对我们的雷达项目提供必要的飞机平台改装、试飞支持,以及相关的技术协调。他们对于能获得一款高性能的国产机载雷达,也是望眼欲穿。”

姜晨心中了然,这确实是最佳的合作模式。

雷达的研制离不开飞机这个载体,涉及到复杂的电磁兼容、结构安装、冷却散热、供电等一系列问题,必须要有飞机制造厂的深度参与。

“至于第十四研究所,”冯振国看向姜晨,“虽然他们之前在机载雷达项目上进展不顺,但毕竟是国内雷达领域的权威,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还是有的。这次,他们将全力配合你的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实验资源。”

他顿了顿,郑重地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