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零件先行(2 / 4)

加入书签

发射,采用低后坐力发射原理(例如:平衡抛射体或无坐力炮原理简化版)。

弹头类型:基础型燃料-空气弹头。内部装填特种高能燃料(液体或粉末状,系统推荐初期采用优化后的环氧乙烷/铝粉混合物或高闪点煤油基燃料)和高效多点起爆分散装置。

作用原理:发射后,弹头在预定距离(时间引信或简易激光/红外近炸引信)或撞击目标后,首先起爆小型、定向抛洒的分散药剂,将燃料在极短时间内均匀抛洒并与空气混合,形成直径数米到十数米的气溶胶云。短暂延迟(毫秒级精确控制)后,位于云雾中心的多个引信同时起爆(确保云雾充分、快速燃烧),引发主爆炸。

主要毁伤效应:冲击波超压:在有效杀伤半径内(针对标准‘猫耳洞’、碉堡等半封闭空间入口附近区域,估算为10-15米直径范围;开放地形效果显著递减)产生超过10-20个大气压的毁灭性冲击波超压,足以摧毁人体内脏、震塌简易工事和土木结构。

高温灼烧:爆炸瞬间产生2000-2500摄氏度的瞬时高温,覆盖整个气溶胶云范围,造成大面积、深度致命烧伤。

窒息缺氧:燃烧瞬间剧烈消耗爆炸区域内的氧气,形成短暂的真空或极低氧环境,对密闭空间内的生物造成窒息性打击,即使未被冲击波和高温直接杀伤,也难以存活。

冲击波传播(钻隙效应):超压冲击波能有效沿着洞穴、坑道、建筑物内部通道传播、反射、叠加,杀伤隐藏在深处或拐角的目标,实现“隔山打牛”的效果。

有效射程:针对点目标(如洞口、碉堡射击孔、窗户)约为300米(受限于单兵瞄准和早期火箭发动机精度)。

系统重量:发射器+一枚弹药总重约8公斤(系统基于优化材料和结构设计给出的理论值,远轻于同时代苏/美类似概念的早期笨重型号)。

系统日志贴心提示:该武器对付开阔地带、有良好防护或快速移动的暴露人员效果,不如传统预制破片杀伤弹药。其核心优势在于对付据守在封闭、半封闭空间(如碉堡、坑道、建筑物、车辆内部)的有生力量和简易工事,是“攻坚克难”、“巷战利器”的绝佳选择,尤其克制“猫耳洞”类目标。

看着系统界面上关于“焚风一型”的详细数据,姜晨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这正是他为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南疆冲突,为减少战士在攻坚战中不必要的牺牲,而精心选择的“撒手锏”!

“前哨一号”能找到敌人的炮兵阵地,解决“挨打”的问题。

而“焚风一型”,则要解决“拔点”的难题!

两者结合,才能构成完整的攻防体系。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

在系统界面的下方,一行醒目的提示让他暂时收起了畅想:

【‘焚风’一型云爆武器系统-兑换需求】

完整设计蓝图ap;ap;基础制造工艺包(含核心燃料配方、弥散装置设计、引信方案):需求额度:龙国币伍仟圆整(¥5,000.00)。

单套武器(发射筒+一枚弹药)制造成本估算(基于龙国当前基础材料水平):基础金属(轻质铝合金、钢材):15单位(约合龙国币60元)

特种化工原料(高能燃料及稳定剂):25单位(约合龙国币100元,需特殊渠道或指导生产)

精密部件(引信、多点起爆分散装置、安全机构):8单位(约合龙国币32元,但对加工精度和可靠性要求极高!)

复合材料(发射筒部分):5单位(约合龙国币20元,可部分利用现有技术)

伍仟圆龙国币!

看着这个数字,姜晨不由得微微皱眉。

这笔钱,对他个人而言绝对是一笔巨款,但对于一个全新武器系统的研发启动来说,其实并不算多。

问题在于,这笔钱从哪里来?<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