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LNA有些不好弄啊(2 / 5)
果!”
他的语气,已经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丝请教的味道。
“当然,具体的技术细节,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沟通和论证。”高明伟补充道,试图找回一点主导权,“不过,这至少说明,龙阳厂在精密制造和新材料方面,确实有着我们之前未曾了解的深厚实力!我们对这次合作,更加充满信心了!”
姜晨微笑着点了点头:“我们一定全力以赴。”
接下来的会议,气氛变得融洽了许多。
十四所的专家们,不再仅仅是单方面地“布置任务”,而是开始主动询问姜晨关于结构制造、工艺实现方面的意见,甚至在讨论一些辅助电路的设计时,也会象征性地征求一下他的看法。
李真也不再是那副爱答不理的样子,反而几次主动向姜晨请教关于AF-85改造后具体能达到何种加工精度的问题。
这次初次的技术对接会议,在一种意想不到的氛围中结束了。
十四所的专家们带着满腹的震惊和疑问离开了会议室。
他们原以为只是一次普通的、居高临下的技术交底,却没想到变成了一场差点被“反向输出”的认知颠覆之旅。
而姜晨,则通过这次“小试牛刀”,成功地扭转了对方的轻视,为自己和龙阳厂在接下来的合作中,争取到了更多的话语权和尊重。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但至少,这第一回合的“电波交锋”,他,或者说,他背后的星际军工系统,先声夺人!
...
夜幕低垂,招待所窗外的虫鸣取代了白日工厂的喧嚣。
龙阳军工厂为十四所专家们安排的招待所条件尚可,干净整洁,虽然比不上金陵所里的设施,但也体现了工厂在条件允许下的最大诚意。
此刻,招待所其中一间较大的房间内,烟雾再次弥漫开来,空气中混合着劣质香烟和略带潮湿的霉味,气氛却比下午在会议室时更加凝重和复杂。
高明伟、张建军、李真、孙慧四人围坐在一张旧木桌旁,桌上摊开着几张草图和记录本,搪瓷杯里的茶水已经凉透,谁也顾不上喝一口。
他们正在进行一场紧急的内部碰头会,消化着今天下午那场出乎意料的技术对接会带来的巨大信息量和心理冲击。
“都说说吧,怎么看今天这事?”高明伟率先打破了沉默,他摘下眼镜,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目光扫过在座的三位同事。
“还能怎么看?邪门儿!太邪门儿了!”第一个按捺不住的是年轻气盛的李真。
他用力地将手中的铅笔拍在桌上,脸上依然残留着难以置信的表情,“那个姓姜的,他才多大?二十出头吧?一个学机械的大学生,就算他有点小聪明,改进了步枪,可他怎么可能懂那么多雷达结构的东西?还什么金属基复合材料?一体化精密成型?听都没听说过!简直是信口开河!”
他的语气中带着强烈的不服气和质疑,似乎想将下午感受到的那种被“外行”压制住的憋屈感发泄出来。
“小李,话不能这么说。”张建军,这位负责天线结构的工程师,眉头紧锁,语气却相对客观,“信口开河倒未必。你看他画的那个一体化基板的草图,思路非常清晰,直指我们传统桁架结构天线的痛点——重量大、精度控制难、装配复杂。如果……我是说如果,他说的那些材料和工艺真的能实现,那对我们整个天线设计来说,绝对是革命性的!你想想,一个轻质、高刚度、自带精密安装孔阵的基板,那能省多少事?雷达的整体性能,特别是波束指向精度和副瓣抑制,都能上一个大台阶!”
张建军越说越激动。
但随即,他又冷静下来,补充道:“当然,前提是……他说的这些是真的。金属基复合材料……这个概念我好像在哪本国外期刊上模糊地看到过,但都是实验室阶段的东西,距离工程应用还远得很。至于那个什么一体化精密成型……那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