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姜晨同志,你有一份新的任命(1 / 4)
冯远征教授离开了。
但是关于建设新厂区的宏伟规划和提升为全国重点示范军工厂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迅速在厂领导层和部分核心技术人员中扩散开来,带来了激动、期待,也夹杂着对未来的些许茫然。
上面的一个小小的文件,都可能让这些底层工人引发震动。
而姜晨,则暂时将这些宏大的远景规划放在一边。
对他而言,冯教授带来的最大利好,莫过于对“前哨一号”反炮兵雷达项目的首肯,以及那句“全力推动合作研发”的承诺。
这就像是一剂强心针,让他看到了将系统蓝图变为现实的最大希望。
但他知道,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在等待上级正式批文和合作单位对接的这段时间里,他还有更紧迫、更基础的工作要做——那就是彻底摸透、并为即将到来的雷达项目“量身打造”好那些从尼亚罗马远道而来的新“伙伴”。
怀着这份心思,姜晨将大部分精力重新投入到了06车间。
这里,因为三台崭新设备的进驻,正洋溢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和活力。
这两日,06车间简直门庭若市。
不仅本车间的工人们,就连其他车间、甚至厂部机关的一些技术员和领导,都忍不住抽空跑来“参观学习”。
当覆盖着厚厚油布和木箱的庞然大物被小心翼翼地卸下、拆封,露出它们崭新的、涂着工业灰或橄榄绿油漆的金属身躯时,整个车间都沸腾了。
“我的乖乖!这块头!比咱们那老掉牙的X61W大了一倍不止吧!”
“看看这导轨!锃亮!一点磨损都没有!摸上去跟镜面似的!”
“这操作面板……这么多按钮和刻度盘?看着就高级!”
工人们围着那台刚刚安装到位的FU-325高精度万能工具铣床和RU-280精密万能外圆磨床,发出一阵阵惊叹。
这两台来自尼亚罗马的“大家伙”,无论是体积、外观、还是那密密麻麻、闪烁着金属光泽的操作部件,都给这些常年和老旧国产或苏式仿制机床打交道的工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和心理震撼。
FU-325铣床那宽大的工作台、粗壮的立柱和横梁、以及可以进行多角度旋转和倾斜的铣头,无不显示着其强大的加工能力和灵活性。
而RU-280磨床那厚重的床身、精密的砂轮主轴和微动进给装置,则暗示着它那能够达到的、远超现有设备的加工精度。
至少有二三十个人围在它们周围,像是在欣赏稀世珍宝。
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伸出布满老茧的手,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冰冷的金属表面,感受着那份来自异国工业体系的精密与厚重。
年轻的技术员们则拿着笔记本和卷尺,激动地记录着各项参数,或者对着复杂的说明书(虽然是尼亚罗马文,但有附带的俄文和简易图示)低声讨论着。
连一向沉稳的王厂长,也忍不住戴上老花镜,凑近了仔细研究着FU-325的齿轮箱和变速机构,口中啧啧称赞:“好东西!真是好东西!这齿轮啮合的精度,这传动的设计……比咱们的老伙计强太多了!有了它,加工机匣上那些复杂曲面和精密沟槽,效率和精度至少能提高三成!”
整个车间,几乎所有的目光和议论,都聚焦在这两台“明星”设备上。
它们就像是新加入队伍的、威风凛凛的重装骑士,光芒万丈,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然而,在车间一个相对不那么起眼的角落里,安放着第三台来自尼亚罗马的设备——AF-85光学坐标镗床。
相比于FU-325和RU-280的“魁梧”,这台AF-85显得有些“秀气”。
它的整体结构看起来更简洁,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刀库或旋转工作台。
虽然同样崭新,但其外观设计风格,似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