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新的挑战(求首订)(2 / 3)
造提供关键支持?
特别是那台AF-85,如果按照系统的方案进行升级改造,其五轴联动的高精度加工能力,完全可以用来制造雷达天线反射面或者其他复杂精密的核心结构件!
想到这里,姜晨心中一动,立刻沉下心神,沟通脑海中的星际军工系统。
“系统,查询关于反炮兵雷达的技术资料和研制方案。”
淡蓝色的光幕在他意识深处展开,数据流快速滚动。
检索关键词:反炮兵雷达(Couter-batteryradar)
技术节点:蓝星,20世纪70年代末
匹配技术路径:
1.旋转抛物面天线机械扫描体制(早期型号,如鹰酱AN/MPQ-10,精度较低,反应慢)
2.固定阵列电子扫描体制(主流发展方向,如鹰酱AN/TPQ-36/37系列)
2.1相控阵原理:通过控制阵列单元的相位,实现波束的快速电扫描,无需机械转动。
2.2关键技术:移相器、T/R组件(早期可能无源)、波束形成网络、高速信号处理器、弹道解算软件。
系统推荐方案:基于当前龙国技术基础(评估为:电子元器件水平落后西方约15-20年,信号处理能力薄弱,软件基础几乎为零,但具备一定的机械制造潜力),建议采用“混合体制简化型相控阵反炮兵雷达”方案。
方案详解:
*天线体制:采用一维相扫(方位角)+机械俯仰(高低角)的混合扫描方式。相比二维相扫,大幅降低对移相器数量和控制复杂度的要求。
*阵列形式:采用无源相控阵,使用统一的发射机和接收机,通过波导馈电网络和移相器控制波束指向。
*核心元件:移相器可采用介质或铁氧体方案(利用国内现有磁性材料研究基础);低噪声放大器等射频前端元件需重点攻关或寻求系统支持;信号处理部分可采用专用硬件加速器+高性能处理器的组合(处理器可考虑龙国币兑换或指导仿制)。
*软件算法:弹道解算模型可提供成熟算法库;目标识别与跟踪、抗干扰算法需结合实际环境进行优化。
*机械结构:天线阵面框架、俯仰驱动机构、旋转基座等,可利用引进的FU-325、RU-280及升级后的AF-85进行精密加工制造。
*预计研制周期(有系统辅助):3-18个月(取决于资源投入和技术攻关速度)。
*预计性能:可探测10-15公里范围内的迫击炮,5-8公里内的榴弹炮,定位精度CEP优于50米,反应时间小于10秒。基本满足招标通知要求。
*系统支持:可提供核心算法、关键元器件设计图纸或实物(需龙国币)、制造工艺指导、测试方案等。
看着系统给出的详细方案和评估,姜晨的心脏猛地跳动起来!
有希望!而且是大有希望!
系统推荐的“混合体制简化型相控阵”方案,巧妙地规避了当前龙国在二维相控阵和高端T/R组件方面的技术瓶颈,大幅降低了研制难度,同时又利用了相控阵体制反应速度快、扫描灵活的优点。更重要的是,系统可以提供核心算法和关键元器件的支持,并且明确指出,引进的这批精密机床,正好可以用来制造雷达的关键机械结构部件!
这简直是瞌睡遇到了枕头!
冥冥之中,似乎一切都有安排。
引进机床是为了提升基础制造能力,而提升基础制造能力,正好可以服务于研制这种急需的尖端电子装备!
“厂长!”姜晨猛地抬起头,眼里闪烁着前所未有的自信,之前的担忧和犹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跃跃欲试的兴奋和决心,“这个任务,我们龙阳厂,接了!”
王建国被姜晨突然转变的态度和语气惊了一下,看着他眼中那自信的光芒,不由得也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