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破局之路,易货罗马尼亚(2 / 3)

加入书签

国家拥有更大的自主性。

更重要的是,姜晨隐约记得,罗马尼亚在特定时期,通过一些渠道,也曾引进过西方国家的某些技术和设备进行仿制或改进。

其生产的部分机床,在精度和可靠性上,或许能满足当前的需求。

并且,他们对于“易货贸易”的需求可能也更迫切。

易货贸易!

这个词像一道闪电,划破了姜晨思绪的迷雾。

是的,这或许是唯一可行的途径。

国家缺乏外汇,但拥有大量的轻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

用我们富余的、罗马尼亚可能需要的物资,去换取他们能够提供的、我们急需的工业设备。

这个想法让姜晨的心跳微微加速。

他开始快速构思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龙国现在需要什么?

高精度的卧式车床、万能铣床、平面磨床,可能还需要坐标镗床。

数量不需要太多,但精度一定要有保证,至少要比车间里这些服役了几十年的“老古董”强得多。

我们能提供什么?

布匹、成衣、鞋袜、罐头食品、暖水瓶、搪瓷制品、甚至可能是自行车、缝纫机……

这些国内产量相对较大,技术含量不高,但对于普通民众生活水平尚不算高的罗马尼亚来说,或许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风险呢?

当然有。

首先,信息不对称。

姜晨不完全清楚罗马尼亚方面机床的具体型号、性能、数量以及他们的真实需求。

其次,谈判难度。

易货贸易的价值换算是个复杂的问题,双方必然会讨价还价,过程可能漫长而曲折。

再次,运输物流。

跨越遥远距离的货物交换,运输成本和时间都是巨大的考验。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获得上级批准。

这种涉及跨国易货贸易,尤其是为了军工生产而进行的设备引进,绝非一个工厂甚至一个地方工业局能够决定的。

必须上报到足够高的层级,很可能需要军区乃至更高层面的协调和批准。

尽管困难重重,但这似乎是目前唯一能看到曙光的路径。

与其坐等设备彻底报废,任务无法完成,不如放手一搏。

打定主意,姜晨不再犹豫。

他转身快步走向厂部办公楼。

……

王厂长的办公室里,烟雾缭绕。

送走了技术科的人,王厂长并没有休息,而是摊开一张车间设备登记表,眉头紧锁地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记录,尤其是那些标注着“待修”、“精度下降”、“超过设计寿命”的条目。

刚才在车间的激动过后,冷静下来的他,同样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姜晨的提醒,句句都戳在他的心窝子上。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

“进来。”王厂长抬起头,看到是姜晨,有些意外,但还是招了招手,“小姜,坐。正好我也有事想跟你再合计合计。”

姜晨依言坐下,开门见山:“厂长,关于设备的问题,我刚才仔细想了想,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想跟您汇报一下。”

“哦?”王厂长掐灭了手中的烟头,身体微微前倾,露出感兴趣的神色,“你说说看。你小子刚才露的那一手,让我对你的‘想法’可是很期待啊。”

姜晨定了定神,将自己刚才的思考过程,条理清晰地向王厂长进行了阐述。

从分析现有设备的困境,到评估国内、西方、苏联等各个潜在设备来源的可能性,再到最终聚焦于罗马尼亚。

以及提出以“易货贸易”方式引进所需机床的核心方案。

他尽量使用平实、直接的语言,避免了过于专业的技术术语,重点强调了方案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潜在的风险。

随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