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朱玲:儿子,不要让你爸爸回去好(6 / 8)

加入书签

是傻子。

吕恭良、韩绝和金立荣他们都是哈工大权力最高的三人团体,加上刘德本组成了四巨头。

当然,实际上应该加上王多鱼,只不过王多鱼是‘土皇帝’,在很多事情上面,他是不会参与的。

而这种大事儿,必然需要王多鱼的参与。

也只有王多鱼点头,刘德本他们才敢把钱投资出去。

王多鱼闻言,沉吟片刻,道:

“书记,其实这件事很好解决,我们肯定要投,不管是看在冰城发展的问题上面,还是童书记他们的脸面问题,亦或者是我们哈工大本身的可持续性发展.”

“现在我们哈工大看似非常繁荣,但我们不可能一直吃独食,合作共赢才是长久之道.”

“另外,冰城发展起来之后,对我们哈工大本身而言,也是有很大益处的.”

这些问题,刘德本他们也都能够想得到,只不过他们并没有想那么多,而是单纯地看不透童建伟他们说的那些投资项目,到底有没有发展前景。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是直接参与投资,还是成立企业,我们自营”

听到吕恭良的问题,王多鱼竖起两根手指,道:

“我有两个方案,书记你们可以考虑一下,一个是成立一家投资公司,我们只做投资,另一个则是成立企业我们自营.”

哈工大的账目上还是有不少资金的,这些资金留在银行账户里,其实是对资金的最大浪费。

把钱投资出去,那么这些钱就可以继续生钱。

未来哈工大肯定还会有很多烧钱的项目,比如航天,比如核导弹,比如更多的飞行器等。

而这些项目都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所以必须要多几条腿走路,才能更好地应对风险。

一旦国外这边赚不到外汇了,那么也能够依靠国内的市场,盘活起来。

尽管现在国内根本没有什么需求可言,但原时空的历史上,九十年代前后,上面就会彻底打破城市内需和农村内需。

到时候,国内的市场需求就会被激发,那个时候又是第二轮的经济大发展了。

原时空的历史上,我们在经历了整个八十年代的经济发展之后,制造业出口额一度突破万亿人民币大关,中国制造、世界工厂等标签开始被媒体贴上来了。

但同时,国内根本没有多少需求。

就是大家在解决基本温饱问题之后,就不再考虑其他的了,当时很多人都不怎么购买电视机、电冰箱、衣服、摩托车、汽车等。

那会儿大家出行都是靠自行车或者公共交通,火车运输的也都是货物居多。

内需非常少!

所以才需要打破这种僵局,让整个经济大盘活跃起来。

王多鱼能够看到这些,可刘德本他们看不见啊。

就好像刚才在食堂小包间的时候,王多鱼问过刘德本:目前我们哈工大的那些掌上游戏机在国内外的销量是怎样的

国内外的销量对比悬殊,已经很能够反映出一个问题:国外需求旺盛,国内却没什么需求,经济看似增长,实际上远没有爆发出潜力。

因此他现在提出来的两条路,就是为了布局未来。

第一是筹备建设一家金融投资企业,专门用来投资一些很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工厂等,比如王多鱼刚才跟童建伟他们提及过的那些行业。

水泥厂太低端了,并且污染很大,但也绝对不可或缺,冰城这边可以不建设水泥厂,但不能够没有水泥厂。

虽然可以从南方把水泥厂运来冰城这边,但是没有那个必要。

或许直接参与投资,仅仅只是财务投资,也是非常不错的。

玻璃、陶瓷、钢筋等,都可以投资,或者直接入股王多鱼的红星钢铁厂,仅参与财务投资,不参与实际的经营管理。

除此之外,还可以参与投资房地产公司,比如现在南方那边已经开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