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火种暗燃(3 / 6)

加入书签

察协议,确认信号源安全性!”

经过紧张的操作和验证,一段简短却蕴含巨大信息量的文字呈现在主屏幕上:

“‘归途’已断,‘新径’待辟。汝等存续,文明之幸。高维暂睦,然视线如炬。‘远航’重启,暗度陈仓。技术资料及初期支援将通过‘信使’协议分批送达。保持静默,积蓄力量。—— 孔”

信息虽短,却清晰地传达了银河系的现状、和平协议的真相以及未来的战略方向。

更重要的是,它确认了“深渊远征军”的幸存已被母文明知晓,并且被赋予了新的、极其重要的使命——成为文明在仙女座星系的秘密研发前哨和战略备份。

周擎深吸一口气,压抑住眼眶的酸涩,转身面对控制室内所有屏息凝神望着他的官兵和科学家。他的目光扫过一张张饱经风霜却充满期待的脸庞。

“同志们,”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我们没有被遗忘。我们的牺牲和坚守,是有价值的。现在,我们有了新的任务——在这里,在‘收割者’目光之外的仙女座,为我们的文明,点燃一团永不熄灭的、更强大的火焰!”

短暂的寂静后,控制室内爆发出压抑已久的、低沉的欢呼和掌声。绝望的阴霾被希望的光芒驱散,生存的意义被重新赋予。

接下来的日子里,“新岸”基地如同上紧了发条的精密钟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他们利用迫降时抢救出的部分设备和“新岸”行星的本土资源,迅速扩建地下基地,建立更完善的生命维持系统和基础工业体系。

同时,他们开始焦急地等待母文明承诺的“信使”协议。

“信使”协议,是“昆仑之心”在李艳主导下,基于对“临界弦”和维度物理的更深层次理解,开发出的一种极其隐秘、几乎无法被侦测的跨河系信息与物资传输技术。它并非重新建立稳定的“归途之光”通道,那样能量波动太大,容易暴露。

其原理,是利用宇宙背景中无处不在的“临界弦”网络,将需要传输的信息或经过特殊处理的微观物资(如基因种子、纳米构造单元、数据晶体),

编码成极其复杂的“弦振动包”,通过精密的共振引导,使其沿着“临界弦”背景中自然存在的、极其微弱且瞬息万变的“涟漪”或“脉络”,进行超远程、无轨迹的“漂流”。

这个过程类似于将无数个装着信息的漂流瓶投入浩瀚的宇宙弦海洋,依靠预设的“地址”共鸣(即“新岸”基地建立的特定频率接收阵列)和概率,让极少部分“漂流瓶”最终抵达目的地。

传输速度不确定,成功率也极低,且无法传输宏观物体。但它的优势在于,其能量签名完美地融入了宇宙背景噪声,几乎不可能被从外界探测和拦截。

数月后,第一个“信使”数据包,在经历了难以想象的星际跋涉后,成功被“新岸”基地新建成的、深埋于地下的“弦共鸣接收阵列”捕获。

数据包内包含了几项关键内容:

“守望者”系统简化版及后续升级蓝图。

“悖论之矛”基础理论和“混沌序列”编码库(部分关键节点被加密,需“新岸”基地自行结合本地条件研究破解)。

关于“临界弦”与暗能量关联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实验数据。

一份详细的、关于如何在资源有限条件下,快速重建高级科研体系和军工产业链的技术指南。

一封来自孔方佳、李艳和王海峰的加密信件,其中包含了对周擎和所有幸存者的慰问,以及对他们独立研究能力的信任和鼓励。

这第一批“知识火种”的到来,极大地鼓舞了“新岸”基地的士气,也为他们指明了发展方向。

他们深知,母文明在银河系面临着“观察”压力,无法提供直接的大规模援助,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