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零号空间里的秘密(3 / 6)
,穿越了实验设备的隔离层,作用在了零号空间内部那绝对平静的弦场上。
瞬间,被拨动的那几根弦如同被微风轻拂的琴弦,荡起了一圈细微的涟漪,振动幅度和频率发生了短暂的、可测量的变化。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紧盯着数据流。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所有人大感惊异。
那圈涟漪并未像在正常空间中那样迅速扩散或引发连锁反应,而是以一种极其缓慢的速度,在极小的范围内荡漾了几下,然后……就如同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强行“抚平”,迅速地衰减、平息了下去。
被拨动的弦,在短短数秒内,就几乎完全恢复到了拨动前的稳定状态!
“恢复速度远超正常空间!能量耗散几乎为零!”数据分析师惊呼,“就像是……拨动了一潭极度粘稠的胶水,阻力巨大,且弹性恢复力极强!”
李艳快速调出不同粒子弦被拨动后的数据:“看,即使是粒子弦,被干扰后其对应的粒子性质也仅出现极其微小、瞬间即逝的波动,很快便恢复原状。性变概率低于检测阈值!在这里,想要永久改变一个粒子的状态,需要的能量阈值高得惊人!”
王海峰若有所思:“极致的稳定,也意味着极致的‘惯性’和‘惰性’。在这里,改变很难发生,但一旦发生……或许就是某种根本性的、涉及规则层面的变化?”他想到了粒子进出空间壁时的性状转换。
孔方佳凝视着屏幕上迅速恢复平静的弦景,目光深邃:“如同一个拥有极强自愈能力的生命体,或者一个被设置了绝对平衡法则的领域。这解释了为什么它能容纳对立物质,因为任何‘扰动’都会被迅速中和。”
基础研究进行了数日,获得了海量的宝贵数据。零号空间的“绝对稳定”和“强自愈”特性被反复验证。但关于如何利用它来研究暗影能量,仍缺少关键一环。
这天,王海峰拿着一份厚厚的分析报告找到孔方佳和李艳,眉头紧锁:“元帅,李博士,我们对零号空间本身的理解加深了,但有一个问题。
空间内部的绝对稳定,意味着即使我们成功将暗影能量引入,它很可能也会像其他能量一样被‘驯化’,失去其在异常空域中的活性特征。我们捕捉到的,可能只是一个‘死’的样本,无法反映其与宇宙弦耦合、以及可能存在的意识特性。”
李艳点头表示同意:“王老说得对。就像把一条凶猛的鲨鱼放进一个连水波都几乎不动的绝对平静的水族箱,它可能很快就会失去活力。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模拟异常空域部分环境效应,但又可控的‘观察窗’。”
孔方佳沉思片刻,指向了关于空间壁交互的研究数据:“关键可能在这里。粒子穿越空间壁时发生的性状转换,说明零号空间的‘规则’在边界处存在一个切换。
如果我们不把暗影能量完全引入空间内部,而是让它处于一种……‘半进入’状态,或者说,让它在穿越边界的过程中被我们‘定格’观察呢?”
这个想法极具启发性。但技术难度极大,需要极其精确的控制。
就在这时,一位负责空间壁动力学建模的年轻工程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或许……我们可以不在实验室内进行捕捉,而是直接去γ-7异常空域!
建造一个大型的、开放式的‘户外’零号空间生成装置,就像一张巨大的‘网’,在异常空域内主动去‘兜住’一股暗影能量,然后连同空间一起带出来观察!”
这个方案风险极高,但可能性也最大。它避免了将危险能量引入基地内部,而是在其“原生环境”附近进行就地研究。
经过连续几天不眠不休的激烈论证和模拟推演,技术团队最终拿出了一个可行性方案:改装一艘大型无人科考舰,将其中部舱室完全掏空,结构强化,安装超大型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