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集 月娘表哥现端倪(5 / 8)
任管账先生写的,工整清秀。
她一页一页地翻着,眼睛紧紧盯着上面的记录——大多是采买的粮食、布料、笔墨纸砚等日常用品,金额不大,记录也很清晰。
翻到三月中旬的一页时,她的手指忽然顿住了——上面写着:“三月十五日,采买笔墨纸砚一批,计墨五十锭、纸两百刀、笔一百支,共银一百五十两,向隆盛号采买。”
一百五十两?沈月娥心中疑惑——林府虽然人多,但笔墨纸砚的用量也不至于这么大,而且五十锭墨、两百刀纸,足够府里用大半年了,怎么会在三月中旬就采买这么多?更奇怪的是,这笔银子比市价高出了近三成——她之前听沈青说过,当时市面上最好的徽墨,一锭也不过一两银子,五十锭就是五十两,两百刀纸最多三十两,一百支笔二十两,加起来也不过一百两,可账册上却写着一百五十两,这多出的五十两,去哪里了?
她继续往下翻,现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几乎每个月都有向“隆盛号”
采买笔墨纸砚的记录,每次的金额都不小,而且价格都比市价高出两三成。
更让她惊讶的是,这些记录的经手人,大多是“李姨娘”
——也就是李瓶儿!
沈月娥的心跳开始加,她连忙把这几本账册都抽出来,堆在桌上,一页一页地找“隆盛号”
的记录。
半个时辰后,她统计了一下——五年间,林府向“隆盛号”
采买笔墨纸砚的次数多达三十余次,总金额过三千两,而且每次的经手人都是李瓶儿!
三千两银子!
这绝不是一笔小数目!
李瓶儿一个姨娘,怎么会有权限频繁采买这么多笔墨纸砚?而且价格还比市价高这么多?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她强压下心中的激动,把这些账册放回原处,又走到东边的书架前——那里放着府里与官府往来的节礼账。
她记得王熙凤说过,林府每年都会给地方官员送节礼,说不定能从里面找到些线索。
她取下五年前的节礼账,翻开一看,里面记录着每年给各级官员送节礼的时间、物品和金额。
翻到上元县令吴家的记录时,她的眼睛猛地亮了——上面写着:“腊月二十日,送上元县令吴大人节礼一批,计绸缎两匹、人参两盒、白银五十两,内宅由李姨娘经办,外院由刘管事经办。”
李瓶儿!
又是李瓶儿!
沈月娥握着账册的手开始抖——原来李瓶儿与吴县令的往来,早在五年前就开始了!
她不仅借着采买的名义,从“隆盛号”
套取银子,还负责经办给吴家的节礼,这两者之间,会不会有什么关联?“隆盛号”
的老板,会不会就是吴县令的人?李瓶儿套取的银子,是不是都送给了吴家?
“沈姨娘,找到要找的东西了吗?”
周先生的声音传来,打断了她的思绪。
沈月娥连忙合上账册,转过身笑道:“找到了,谢谢周先生。
我先把这些账册拿回去整理,明日再送回来。”
周先生点点头:“好,你小心点,别把账册弄坏了。”
沈月娥抱着账册,快步走出账房。
阳光照在她的脸上,却让她觉得浑身冷——她似乎摸到了那团迷雾的边缘,可越靠近,就越觉得背后的黑暗深不可测。
回到揽月轩,沈月娥立刻把自己关在屋里,将从账房带来的账册摊在桌上,仔细核对“隆盛号”
的采买记录和给吴家的节礼记录。
翠儿端着晚饭进来时,见她还在对着账册呆,不由得担心道:“姨娘,您都看了一下午了,先吃点饭吧,账册明天再看也不迟。”
沈月娥抬起头,眼中布满了红血丝:“翠儿,你去把我之前让你打听的事,跟我说一下。
府里最近有没有人去城南码头?还有,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