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青春糗事与摸鱼哲学(3 / 4)

加入书签

,但警告意味十足——这是在提醒我,赶紧解释刚才的话,别让她猜,不然有我好果子吃。对于刘雪婷这招,我早就摸透了,每次她一抬手,我就得赶紧心照不宣地解释,绝不敢让她多等。不然这丫头能跟我抬杠到天荒地老,到最后我就算说破嘴皮也难以收场。这种亏,在刚认识她的时候我就吃过,总不能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吧?所以自从摸清了她的脾气,每次眼看要触碰到她的底线,我就赶紧刹车。

这次也一样,就在刘雪婷的手快要碰到我腰间时,我赶紧求饶:“美女,别拧!我马上说!”

刘雪婷见我告饶,这才停了手,但伸向我腰间的手并没有收回去,只是象征性地在我厚厚的衣服上拧了一下,算是完成了整套“仪式”。

等她收回手,我才清了清嗓子解释道:“在我的静吧里,我之所以允许员工正大光明地摸鱼,是因为我知道他们肯定已经完成了我安排的工作。而且偶尔在工作间隙摸会儿鱼,其实也是一种自我调节,这样反而能让他们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工作。”

我的话刚说完,最先提出反对的竟然是宋玉莹。她皱着眉,一脸不赞同地说:“达哥,我不太认同你的观点。如果大家工作时都不摸鱼,不是能完成更多更好的任务吗?”

我刚想开口反驳,刘雪婷却抢在我前面笑了起来:“玉莹这话说得倒是在理,不过你们达哥的想法啊,向来跟别人不一样。他总说,弦绷得太紧会断,人要是一直埋头工作,迟早得熬垮。”她顿了顿,转头看向我,眼神里带着几分调侃,“对吧,我们这位‘开明’的老板?”

我笑着点头:“雪婷说得没错。就拿咱们静吧来说,每天的工作流程其实很固定:打扫卫生、清点茶水、接待客人……这些活儿看着简单,但要做好也得费不少心思。要是让员工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一样连轴转,别说服务质量会下降,时间长了谁也扛不住。”

马和平摸着下巴,若有所思地说:“好像有点道理。我之前听我的同学说他们在外边做兼职,老板盯得特别紧,连喝口水都得看他脸色,结果那段时间总出错,后来实在受不了就辞了。”

“可不是嘛。”我接过话茬,“我见过不少老板,总觉得员工多待一分钟就得创造一分钟的价值,恨不得把人绑在工作岗位上。可他们忘了,人不是机器,精力总有耗尽的时候。就像咱们上学时,一节课四十五分钟还得有课间休息呢,总不能指望学生连轴转上一整天课吧?工作也是一个道理,适当摸鱼其实是在给大脑‘充电’,等休息够了,干活反而更有效率。”

宋玉莹还是有些犹豫:“可要是有人借着摸鱼的名义偷懒呢?比如活儿没干完就躲起来玩手机,那不是得不偿失吗?”

这问题倒是问到了点子上。我想了想说:“这就得看老板怎么管理了。我允许员工摸鱼,但有个前提——必须先把本职工作做好。就像考试,你得先把会做的题都做完了,才有资格检查或者休息;要是题目都没答完就想着交卷,那肯定不行。我们静吧有明确的工作清单,谁完成了多少,谁还在磨蹭,一眼就能看出来。真要是有人敢浑水摸鱼,不用我多说,其他员工也不答应——毕竟大家都在认真干活,凭什么有人能偷懒还拿一样的工资?”

刘雪婷补充道:“而且啊,你们达哥还有个歪理——会摸鱼的员工,往往脑子更灵活。就像咱们上学时,那些总能找到空子多放假的人,不都是脑子转得快的吗?工作中也是这样,能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找到摸鱼机会的人,往往更懂得规划时间,知道怎么用最短的时间干最多的活,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马和平听到这儿,突然笑了起来:“这么一说,我倒想起上学时的事儿了。那时候我们班有个学霸,平时看着总在玩,可考试成绩每次都名列前茅。后来才知道,他是把知识点都吃透了,作业在学校就写完了,回家自然有时间玩。这不就是达哥说的‘先完成任务再摸鱼’吗?”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