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左右为难(1 / 2)

加入书签

柴桑行营的密室之内,烛火通明,映照着东吴最核心的几位臣子神色各异的脸庞。孙权端坐主位,虽面带病容,但眼神锐利,仔细倾听着每一位臣属的发言。空气中弥漫着凝重与争执的气息。

老国相张昭,须发皆白,年逾七十,在一名侍从的搀扶下,拄着鸠杖,颤巍巍地率先开口。他的声音苍老而缓慢,却带着历经三朝积攒下来的威望:“陛下,老臣以为,此事……须得慎之又慎。”他清了清有些沙哑的嗓子,“观今日之蜀国,失了荆州要地,仅剩益州一隅,偏安西南,如同猛虎断其一爪,虽有余威,却已难成气候,不足以……不足以成就大事矣。”他顿了顿,拐杖轻轻顿地,发出笃笃的声响,仿佛在强调自己的观点:“诸葛亮此番前来,言辞恳切,言必称唇亡齿寒。然,老臣看来,其真实意图,无非是见我国力尚存,欲拖我东吴下水,与他蜀国一同承受北汉之兵锋!这是要让我江东子弟,为他蜀汉的存续流血牺牲啊!此等联盟,于我东吴,有何实质益处?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引火烧身罢了!”

张昭的观点代表了朝中一大批保守派和老成持重者的想法,他们倾向于维持现状,不愿轻易卷入与强邻的全面对抗。他的话音刚落,不少在场的文官都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谋臣步骘紧接着张昭的话茬,他的思路更为缜密,从利害关系角度进行了补充:“陛下,张公所言,切中要害。蜀国如今已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我东吴若与之联盟,无异于公开与北汉为敌。北汉皇帝吴权,雄才大略,兵锋正盛,其国力已占据华夏半壁,远非昔日曹魏可比。一旦联盟之事坐实,北汉必将视我为心腹大患,将来两国之间,兵戈之事恐难避免。届时,我江东、江南富庶之地,必成烽火战场,百姓流离,仓廪耗损。以我东吴一国之力和可能获得的蜀国有限援助,去抗衡如日中天的北汉,臣窃以为……得不偿失,风险远大于收益。”步骘的分析,将联盟可能带来的直接军事风险和经济代价摆在了台面上,让孙权不得不慎重考虑。

然而,以大都督陆逊为首的军方代表,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陆逊正值壮年,沉稳睿智,他等张昭、步骘说完,才不疾不徐地开口,声音平静却自带分量:“陛下,张公与步大人所虑,皆是老成谋国之言。然,臣以为,看待此事,眼光或需放得更长远一些。”

他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定格在孙权脸上:“北汉国力强盛,此乃不争之事实。其志在混一宇内,亦非秘密。请问陛下与诸位,即便我东吴不与蜀国联盟,甚至继续维持与北汉那脆弱的盟约,北汉便会永远容我东吴偏安江东吗?吴权此人,野心勃勃,他会满足于现状吗?”

陆逊抛出的问题,让在场所有人都心中一凛。他继续道:“北汉南攻我国,或西伐蜀国,不过是时间问题,取决于其何时准备好,以及先对谁动手而已。所谓的盟约,”他嘴角露出一丝略带讥讽的笑意,“臣记得,昔日我国与曹魏、与蜀汉,都曾有过盟约,然最终,不都因利益而背弃了吗?国与国之间,盟约从来不是牢不可破的保障,唯有实力与符合自身利益的战略,才是根本。”

陆逊的话,撕开了温情脉脉的外交面纱,直指残酷的现实政治核心。

副都督周泰,作为军中悍将的代表,性格直率,他洪声附和陆逊的观点,言语更加直白:“陛下!末将是个粗人,不懂那些弯弯绕绕的大道理!但大都督说得对!国与国之间,哪有什么狗屁信义可言?全都是利益驱使!”他挥舞着手臂,情绪有些激动:“先前咱们跟北汉会盟,一起去打蜀国,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荆州那块肥肉吗?现在情况变了!北汉越来越强,咱们跟蜀国都成了他砧板上的肉!这时候,跟蜀国联合,是为了保住咱们自己的江东基业,是为了不让北汉把咱们一个个吃掉!时局不一样了,利益也跟着变了,这有什么想不通的?难道要为了那点虚头巴脑的‘信义’,坐等北汉准备好后来收拾我们吗?”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