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瀛洲布局(1 / 2)

加入书签

时光荏苒,卑弥呼女王在宫中将养了十多日,气色日渐恢复,而北汉皇帝吴权与麾下臣僚关于瀛洲未来格局的谋划也已成熟。这一日,北汉军在邢马台城的临时行辕被布置得格外庄重肃穆,一场决定瀛洲命运走向的“功过赏罚暨疆域划定大会”在此召开。

与会者除了北汉皇帝吴权及其核心文武重臣典韦、钟会、邓艾、吴雄、管承等人外,便是两位关键人物:徐国国主徐寿,以及邢马台国女王卑弥呼(由其弟卑弥弓陪同)。气氛凝重,所有人都知道,今日的决定,将影响瀛洲未来数十甚至上百年的格局。

吴权端坐主位,威仪天成。他首先肯定了徐国在此次平叛中的功绩,言辞恳切:“徐国主深明大义,不忘华夏血脉之亲,毅然举兵,助我天朝平定叛乱,功不可没。” 随即,他又对邢马台国遭受的磨难表示同情,并重申了北汉作为宗主国,戡乱扶正的责任。

接着,便进入了实质性的疆域与权力重新划分环节。在看似“协商”,实则由北汉主导的基调下,最终议定:

徐国方面:因其助战有功,除继续统治原有的本州岛及附属岛屿外,将原属邢马台国,此次被北汉军攻克的四国岛及其所有附属岛屿正式划归徐国管辖。这使得徐国的领土和实力得到了显着增强,一跃成为瀛洲面积最大的政治实体。徐寿闻言,虽然面上保持恭谨,但眼中仍不免闪过一丝喜色与野心。

邢马台国方面:作为战乱的主要发生地和相壹叛乱的源头,其势力范围被大幅压缩。最终,邢马台国仅保留其都城邢马台城所在的东岛及周边必要附属岛屿。九州岛和四国岛的丧失,意味着其实力与影响力骤减,从雄踞三岛的大国,萎缩为偏安一隅的岛主。

北汉方面:地理位置重要、物产相对丰富的九州岛,则宣布由北汉国直接监管。吴权宣布,将留下强大的渤海水师主力长期驻守九州岛各重要港口。同时,擢升原水师副都督管承为瀛洲刺史、瀛洲水军都督,总领北汉在瀛洲的一切军政事务,驻节九州岛。擢升参军邓艾为上大夫、镇海将军,作为管承的副手,主要负责协调北汉国、徐国、邢马台国三方事务,运用其智谋维持瀛洲的平衡局面。此二人一武一文,一稳一谋,堪称最佳组合。

叛首相壹:虽最终投降,并提供女王关押地点,但其囚禁君主、祸乱国家之罪不可饶恕。念其悔悟,免其一死,但勒令其和家眷前往囚禁过女王的米侬岛隐居,永世不得离岛,形同终身监禁。

邢马台国王位问题:吴权将目光投向卑弥呼,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女王陛下历经磨难,身心俱疲,瀛洲初定,百废待兴,正需精力充沛、熟悉局势之人担起重任。朕闻卑弥弓大人,于国难之时不离不弃,奔走求援,忠心可嘉,能力亦足。为邢马台国长远计,女王何不效法古之贤君,禅位于弟,使贤能者居之,亦可安心静养,颐享天年?”

这番话看似建议,实则蕴含着巨大的压力。卑弥呼闻言,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她难以置信地看向吴权,又看向身旁的弟弟,嘴唇微微颤抖。她刚刚重获自由,重返故都,还未真正重掌权柄,就要被逼让位?她心中涌起巨大的不甘与屈辱。然而,她抬眼望去,看到的是一脸肃杀的北汉将领,感受到的是吴权那平静目光下的决断力。她深知,如今的邢马台国已是刀俎上的鱼肉,没有任何反抗的资本。若不顺从,恐怕连眼下这点残存的基业都难以保全。

挣扎、痛苦、无奈……种种情绪在她眼中交织。最终,她艰难地闭上了眼睛,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死寂的平静。她用微不可闻的声音说道:“陛下……所言甚是。卑弥呼……愿遵陛下之意,将王位……禅于王弟卑弥弓。”

卑弥弓在一旁,心情亦是复杂万分,既有对姐姐的愧疚,也有对权力的渴望,更有着对北汉的敬畏,他连忙跪下,既向吴权谢恩,也向姐姐保证会守护好国家。

吴权满意地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