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钟会之策(1 / 2)
钟会见皇帝并未因自己的年轻和众臣的反对而直接否定,反而给予了自己陈述的机会,心中一定,那份与生俱来的自信与机辩之才立刻占据了上风。他再次向御座上的吴权深深一拜,姿态从容不迫,仿佛刚才那些疾言厉色的指责从未发生过。
他直起身,目光扫过面露不虞之色的邴原、徐晃,以及一脸担忧的父亲钟繇,最后转向满朝文武,清朗的声音在大殿中清晰地回荡开来:
“陛下明鉴,诸位叔伯大臣所言,皆是老成谋国之言,句句基于我国眼下之实情。国内亟待休养,边军不宜轻动,跨海远征耗费巨大……这些,小子岂能不知?”
他先是以退为进,肯定了反对意见的合理性,这让一些原本对他怒目而视的大臣,脸色稍霁。但紧接着,他话锋陡然一转:
“然而,诸位只看到了眼前的困难,看到了出兵之‘弊’,却未曾放眼海外,深思此举可能为我北汉带来的长远之‘利’!此非一时之争,实乃关乎我朝国运拓展、威德远播之千秋大业!”
这番话说得气势恢宏,让不少人为之一怔。连御座上的吴权,冕旒后的眉毛也微微挑动了一下。
钟会抓住这瞬间的寂静,继续阐述他的观点,声音带着一种极具感染力的热情:
“陛下,诸位大人!那东瀛扶桑,虽与我国隔海相望,据平州临屯郡亦有数百里之遥,看似偏远。但据多方海商、古籍所载,那片海外之地,绝非不毛之所!”
他微微提高了声调,抛出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话题:“其一,扶桑周遭海域,渔产之丰,堪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若能将其纳入我朝海疆,或使其成为藩属,则我北汉沿海州郡,将永无鱼盐匮乏之忧!”
这个理由还算实际,但接下来他的话,则开始触及这个时代人们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渴望:
“其二,亦是更为紧要者!”钟会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仿佛在诉说什么古老的秘密,“自古以来,便有传闻,那扶桑之地,藏有长生不老之秘术!昔年,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秦始皇,为何不惜巨资,派遣方士徐福,携三千童男童女、百工谷种,浩荡东渡?所求者,正是那海外仙山之上的不死仙药啊!”
“长生不老”四个字,如同拥有魔力,瞬间攫取了大殿内几乎所有臣子的心神。即便是邴原、华歆这等饱学宿儒,徐晃这等悍勇武将,眼底也不由自主地闪过一丝波动。追求长生,是深植于历代帝王将相心中的执念。
钟会观察着众人的反应,心中更有底气,他引经据典,继续说道:“此事绝非空穴来风!微臣曾阅览《东瀛志略》、《海国异闻》等杂书孤本,其中明确记载,扶桑有神树,名曰‘巨乌’,其树高可通天,冠盖如云,根系深入黄泉,乃是连接人间与仙界的桥梁!徐福正是以此说服始皇帝,言明唯有抵达扶桑,攀上巨乌之树,方能求得真仙,获赠不死之药!”
他越说越是激昂,仿佛亲眼所见一般:“陛下!想那徐福东渡,至今未归中原。他是葬身鱼腹,还是……已然在扶桑找到了长生秘境,甚至羽化登仙?此事已成千古之谜!如今,邪马台国内乱,正是天赐良机!我北汉若以助其平叛之名,遣一旅之师进入扶桑,既可彰显天朝威德,庇护藩属,更可借此良机,探寻那巨乌神树与长生秘药的踪迹!若果真能为我皇求得延年益寿、乃至长生不老之方,此功业,岂是区区钱粮耗费所能衡量?这乃是泽被万世、功盖千秋之举啊!”
最后,他再次面向吴权,深深拜倒,语气恳切而充满诱惑:“陛下!此乃一举两得,甚至一举多得之策!既可定藩邦之乱,扬我国威;亦可探海外之利,充我府库;更有望……为陛下寻得长生之机!些许钱粮兵马的消耗,与这亘古未有之机遇相比,又何足道哉?微臣不才,愿为陛下前驱,深入扶桑,探查虚实!”
御座之上,吴权静听着钟会这番慷慨陈词,尤其是关于“长生不老”和“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