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斜谷之战(2 / 4)

加入书签

为,可命一骁将领三万精兵扼守斜谷要道。斜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若在此处布防,足以阻挡诸葛亮主力。”

他顿了顿,见白善没有打断的意思,便继续说道:“与此同时,将军可亲率主力,联合南阳的征南将军张绣和军师郭嘉,合击上庸关。若上庸关攻破,则汉中南部与荆州南阳郡道路打通,我军的粮草和兵援就会多出一份保障。”

帐中顿时安静下来。几位老将面面相觑,有人轻轻点头,有人摇头叹息。这个计划太大胆了,大胆到近乎冒险。

白善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发出沉闷的声响。他的内心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姜维的计划确实有可取之处,但风险也不小。分兵之后,西城的守军将只剩下三万人,万一斜谷失守,或者上庸关久攻不下...

“军师以为如何?”他把问题抛给了司马懿。

司马懿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姜维此计,正合我意。斜谷乃咽喉要道,若被诸葛亮抢占,西城将腹背受敌。反之,若我军控制斜谷,便可牵制蜀军主力,为上庸关之战争取时间。”

他走向悬挂在帐中的地图,用羽扇指向斜谷的位置:“此地山势险峻,道路狭窄,大军难以展开。只需三万精兵,便足以抵挡十万之众。”

“可是,”拓跋力微再次质疑,“谁又能保证三万兵马就一定能守住斜谷?若是守不住,岂不是白白折损兵力?”

司马懿微微一笑:“正因为如此,我愿亲自领兵,与姜维将军同守斜谷,正面硬抗诸葛亮的大军。”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就连一直保持镇定的白善也不禁动容:“军师要亲自去?”

“正是。”司马懿的语气依然平静,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决然,“斜谷之重要,关乎全局。若派寻常将领前去,恐难当此重任。我虽不才,但愿以性命担保,必不让诸葛亮越过斜谷半步。”

帐中陷入一片沉默。烛火噼啪作响,映照在每个人神色各异的脸上。白善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是关键时刻,必须做出决断。

“姜维,”他转向年轻的将领,“若让你辅佐军师守斜谷,你需要多少兵马?”

姜维毫不犹豫地回答:“三万精兵足矣!多则无用,少则不足。末将愿立军令状,斜谷在,末将在;斜谷失,末将亡!”

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让在座的将领们无不为之动容。就连之前质疑的虬髯将领,也忍不住点了点头。

白善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全场:“既然如此,我意已决。分兵三万给军师和姜维,扼守斜谷。老将王方和从军主簿太史亨率三万人马镇守西城。我亲自与阎行、拓跋力微率领三万兵马,南下攻打上庸关,与张绣、郭嘉会师。”

他走到司马懿和姜维面前,郑重地说道:“斜谷就拜托二位了。”

司马懿深深一揖:“必不辱命。”

姜维则单膝跪地:“末将定当竭尽全力,辅佐军师!”

军议结束后,将领们各自离去准备。白善独自站在帐中,望着摇曳的烛火出神。这个决定是否正确?他不知道。战争从来就没有万全之策,有时候,你只能选择那个看起来最不坏的选项。

“将军还在担心?”司马懿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白善没有回头:“军师,你说我们这一战,有几分胜算?”

司马懿走到他身边,与他并肩而立:“胜负之数,在天,更在人。诸葛亮虽强,但用兵过于谨慎,往往错失良机。我军若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未必不能取胜。”

“但愿如此。”白善轻叹一声,“我只是担心,西城兵力空虚,若有不测...”

“将军放心,”司马懿打断他的话,“王方老成持重,太史亨谨慎细致,有他们二人守城,足以应对突发情况。况且,诸葛亮的目标是西城,只要斜谷不失,他就不敢全力攻城。”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