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2 / 5)

加入书签

的风吹草动而提前对沈惊鸿下毒手?

一想到沈惊鸿可能在希望来临的前一刻倒下,她的心就揪紧了。她必须想办法,给沈惊鸿传递一个信号,一个能支撑他坚持下去的信号!哪怕这个信号再微弱,再渺茫。

可是,如何跨越这千里之遥,突破76号的铜墙铁壁,将信号送进去?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她想到了沈惊鸿曾经偶尔提及的,76号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也有被胁迫、或被安插进去的自己人,只是身份极其隐秘,连他之前也无法完全确定。是否存在一种极其隐晦的、只有特定的人才能看懂的联系方式?

她回忆起沈惊鸿教过她的一些应急联络手法和暗语,大多是基于时间和地点的死信箱或者特定物品的摆放。但在目前情况下,这些都无法实现。

她的目光,再次落在那本《宋词选》上。这是沈惊鸿留在重庆的少数物品之一。她信手翻开,恰好是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蓑烟雨任平生……

沈惊鸿曾说过,他最喜欢这首词里那种面对风雨坎坷的豁达与坚定。他说,无论处境多么艰难,都要有“任平生”的气魄。

一个极其大胆、近乎异想天开的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在她脑海中闪现!

通过公开的、看似无关的渠道,传递一句只有他们两人才懂其深意的诗词!如果……如果76号内部真的有自己人,并且一直在关注着外面的动静,或许……或许能看到!而沈惊鸿如果能看到,他一定能明白她的心意,明白外面正在为他努力,希望他坚持!

这个想法风险极大,很可能被敌人察觉,或者根本无法送达。但这是目前唯一一丝可能跨越时空阻隔、给予他精神支撑的办法。

她决定冒险一试。

她找到老康,提出了一个看似有些奇怪的请求:“康叔,能不能想办法,让明天重庆几家主要报纸的副刊或者广告版上,出现一句苏轼的词——‘一蓑烟雨任平生’,不需要署名,就用最小的字体,随便塞在某个角落就行。”

老康疑惑地看着她,不明白这个节骨眼上,她为何还有闲情逸致去登一句宋词。

林薇无法解释太多,只是用恳切的目光看着他:“康叔,这很重要,可能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死。请您务必帮我这个忙,做得越自然,越不引人注目越好。”

老康看着她眼中不容置疑的坚定,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我试试看,但不能保证一定能成,也不能保证登在哪家报纸上。”

“谢谢!”林薇知道,这已经是老康所能做到的极限了。

上海,76号牢房。

沈惊鸿的境况愈发糟糕。持续的发烧和伤口感染消耗着他最后的生命力,意识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混沌状态。偶尔的清醒时刻,也被无尽的疼痛和绝望填满。

王秘书似乎也失去了耐心,不再频繁提审,只是吩咐医生用药物吊着他的命,不让他轻易死去,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这天,一个负责送饭的、面容麻木的老看守,像往常一样,将一碗散发着馊味的稀粥放在牢门口。与往常不同的是,包裹粥碗的,是一张不知从哪撕下来的、皱巴巴的旧报纸。

沈惊鸿原本对此毫无兴趣。但在那老看守转身离开时,他似乎无意间,将那张报纸踢到了离沈惊鸿更近一点的位置。

牢房里重归死寂。不知过了多久,沈惊鸿被伤口的剧痛再次唤醒。他艰难地挪动了一下身体,目光无意中扫过了地上那张脏污的报纸。

那是一张不知日期的《申报》副刊版,上面登载着一些无聊的市井小说和广告。他的目光原本涣散无神,直到……直到他看到广告栏里,一行用几乎看不清的最小号字体印刷的字:

“一蓑烟雨任平生”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