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暗账疑云(1 / 2)
沈惊鸿的到来,像一块投入本就暗流涌动的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层层扩散。清江浦的官场气氛变得愈发微妙,那些原本还在观望、甚至暗中与赵县长残余势力勾连的胥吏乡绅,此刻都收敛了爪牙,变得异常“配合”起来。赈灾物资的发放效率因此显着提高,粥棚里的粥肉眼可见地稠厚了许多,一些简单的防疫和重建工作也开始有条不紊地推进。
林薇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沈惊鸿指定的工作中——监督物资发放和核查账目。她深知,这是稳定民心的基础,也是她目前最能直接帮助灾民的事情。她带着两个临时抽调来的、识文断字且家境清白的当地青年作为助手,几乎跑遍了清江浦及其周边乡镇的所有安置点和物资发放站。
她的工作方式细致而严谨,甚至可以说有些“苛刻”。每一笔粮食、棉衣、药品的入库和出库,都必须有清晰的记录和至少两名经办人签字;每一次发放,她都要求现场登记造册,按户按人头发放,尽可能避免冒领和克扣;对于地方乡绅“捐赠”的物资,她也坚持查验品质,杜绝以次充好。
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起初让一些习惯了浑水摸鱼的经办人员叫苦不迭,背后没少抱怨这位上海来的女委员“多事”、“难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灾民们真正按时按量领到救命物资,当混乱的发放现场变得秩序井然,抱怨声渐渐变成了敬畏和佩服。林薇所到之处,灾民们都会自发地停下手中的活计,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林委员好”来表达他们的感激。
这种发自内心的认可,让林薇连日来的疲惫一扫而空,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满足感。这比她前世在实验室里取得任何成果,都更让她感到价值的实现。
然而,平静的水面下,暗礁依旧存在。
这天,林薇在核查一批由上海商会捐赠、经由本地一家名为“德盛行”的商号中转的药品账目时,发现了一丝不寻常。
这批药品主要是奎宁、磺胺等紧俏的西药,价值不菲。账面上记录着“德盛行”如数接收,并已分发至各个医疗点。但林薇在核对几个主要医疗点的实际接收记录时,却发现数量对不上,存在一个不大不小的缺口。
她立刻带着助手前往“德盛行”核实。
“德盛行”的掌柜姓钱,是个身材矮胖、满脸堆笑的中年人,见到林薇亲自前来,显得格外热情,又是泡茶又是让座。
“林委员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钱掌柜搓着手,笑容可掬,“您是为了那批药品来的吧?放心,都已按照清单,分发到位了,绝无差错!”
林薇没有喝茶,直接将几份医疗点的接收记录放在桌上,指出了其中的差额,语气平静却带着压力:“钱掌柜,这几个点的实际接收数量,与贵行出库记录不符,相差了大概一成。请问,这一成的药品,去了哪里?”
钱掌柜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眼底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恢复了正常,拍着胸脯道:“哎呀!林委员,您有所不知啊!这药品运输,路途颠簸,难免有些损耗嘛!瓶瓶罐罐的,碎了几瓶,也是常有的事。这点损耗,我们商行都是自己承担了,绝没有让公家吃亏!”
“损耗?”林薇微微挑眉,拿起桌上一个空了的磺胺药瓶,“钱掌柜,据我所知,这批药品的包装极为考究,都用木箱填充了稻草防震。从上海到清江浦,一路水陆转运,其他批次的药品损耗率都控制在百分之一以内。唯独你这一批,损耗高达一成?这未免也太巧合了吧?”
她的目光锐利,仿佛能穿透钱掌柜那副伪善的面具。
钱掌柜的额头开始冒汗,支吾道:“这……这……或许是……是下面的人不小心……”
“下面的人?”林薇站起身,走到货架前,随手拿起一本厚厚的、封面油腻的出入库台账翻看着,“那就请钱掌柜把具体负责接收、搬运、分发这批药品的伙计都叫来,我们当面对质一下,看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