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泥潭中的微光(1 / 2)
双集镇的清晨,是被饥饿和生存的欲望唤醒的。
祠堂里的人们,在天光尚未完全驱散寒意时,就已经睁开了眼睛。那半碗照得见人影的稀粥,经过一夜的消化,早已无踪无影,空瘪的胃袋像是有只手在里面狠狠抓挠,催促着人们去寻找新的食物。
顾言笙和周明华早早起身,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焦虑。昨夜回来的人带回的微薄收入和食物,对于几十张嗷嗷待哺的嘴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必须想办法弄到更多粮食,或者找到更稳定的活计。”顾言笙看着东倒西歪、面色菜黄的同伴,声音低沉,“否则,我们撑不了几天。”
周明华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布满血丝:“我问过了,镇上能干的活就那些,要么去搬弹药修工事,累死累活挣几个铜子;要么就去给那些乡绅家当短工,工钱被克扣得厉害,还经常拿不到现钱。王老爷家的粥棚……也快撑不住了,听说存粮不多了。”
一股绝望的气息又开始在祠堂里弥漫。刚看到一点希望,现实立刻就将其掐灭。
林薇默默地给小石头喂了点温水,孩子的嘴唇干裂起皮,大眼睛因为消瘦而显得更大,却黯淡无光。她站起身,对顾言笙和周明华说:“我出去看看,也许能找到别的路子。”
顾言笙想阻止,外面太乱,她一个女子不安全。但看着林薇那双沉静却坚定的眼睛,他知道阻止不了。“小心点,别走远,有事立刻回来。”
林薇点了点头,独自一人走出了祠堂。
清晨的双集镇街道,比昨日更加喧嚣,也更加残酷。招工的锣声依旧,但争抢活计的人更多了,几乎到了大打出手的地步。一些明显是本地地痞流氓模样的人,混在人群中,趁机勒索、偷窃,混乱不堪。
林薇避开人群最密集的地方,沿着相对安静的街巷走着,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周围的一切。她在观察,在寻找任何可能的机会。
她看到一家药铺还开着门,但门口挂着“药材紧缺,概不赊欠”的牌子;看到一家铁匠铺在叮叮当当地赶制着什么东西,似乎是农具,又似乎是某种武器的零部件;看到几个穿着还算体面的人,匆匆走进挂着“镇公所”牌子的院子,神色凝重。
这个镇子,就像一口即将烧干的锅,表面维持着脆弱的平静,底下却已是滚油沸腾。
走着走着,她闻到一股淡淡的、熟悉而又陌生的药香。循着味道拐进一条更窄的巷子,她看到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门脸,门口没有招牌,只挂着一串干枯的草药。一个头发花白、穿着洗得发白的青色长衫的老者,正坐在门口的小马扎上,慢条斯理地分拣着簸箕里的药材。
是家中药铺?或者说,是个赤脚医生的家?
林薇心中一动,走了过去。
“老先生,打扰了。”她轻声开口,用的是标准的国语。
老者抬起头,露出一张布满皱纹却眼神清亮的脸。他打量了一下林薇,目光在她虽然破旧但难掩清丽气质的面容上停留了一瞬,又看了看她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而略显苍白的脸色,微微点了点头:“姑娘有事?”
“想向老先生打听一下,镇上除了王老爷家的粥棚和那些招工的地方,还有没有其他能……换点粮食或者钱钞的路子?”林薇斟酌着用词。
老者手上的动作没停,慢悠悠地说:“这兵荒马乱的,粮食比金子还贵。有路子,也轮不到你们这些外乡人。”他的语气平淡,听不出什么情绪。
林薇的心沉了一下,但并不气馁。她注意到老者分拣的药材里,有几味是治疗外伤和炎症的,便试探着问道:“老先生这里,似乎需要处理外伤的药材?镇上……伤者很多吗?”
老者撩起眼皮看了她一眼,眼神里多了些审视:“姑娘懂药理?”
“略知一二。”林薇谦逊地说。她作为文物修复师,尤其是接触过不少古代医学文献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