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卢沟晓月照烽烟(4 / 5)
纸上写下了标题:《黑夜再长,黎明终将到来》。
她没有空泛地喊口号,而是从历史的韧性、民族的不屈写起,写到每一个普通人在危难时刻所能迸出的光芒,写到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她的文字,既有女性的细腻与温情,又带着一种穿透迷雾的冷静力量。
顾言笙在一旁看着,眼中异彩连连。
他现自己还是低估了这位看似柔弱的“沈太太”
。
她的思想和见识,远他的想象。
写完稿子,林薇放下笔,对顾言笙道:“顾先生,你们也要注意安全。
这个时候,言论的锋芒越利,越容易成为靶子。”
顾言笙郑重地点头:“我明白。
但我们不怕!
笔就是我们的枪,就算倒下,也要出最后的呐喊!”
离开报社时,天色愈阴沉,闷雷在云层深处滚动。
林薇知道,这不仅是一场自然界的风暴,更是一场即将席卷整个国家的血雨腥风。
接下来的几天,上海彻底陷入了一种狂躁与压抑交织的诡异气氛中。
抗日救亡的浪潮以前所未有的声势席卷开来。
学生走上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高举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誓死保卫华北”
、“支援二十九军”
的标语,慷慨激昂地唱着救亡歌曲,散传单。
工人、市民、商人、文化界人士纷纷组织起来,成立各种救亡团体,募捐筹款,宣传抗日。
“锦薇”
店铺虽然没有开门营业,但林薇让锦娘将后面用作工场的房间腾了出来,临时改成了一个小的救亡物资接收点。
她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募集了一批药品、纱布、食品,由顾言笙等人想办法转运出去。
她自己也几乎天天在外面奔波,或是参加妇女救亡协会的活动,或是去难民安置点帮忙,或是利用沈惊鸿的关系,为一些秘密渠道提供力所能及的协助。
沈惊鸿则彻底忙碌起来,常常是深夜才归,天不亮就又离开。
林薇甚至很少能见到他本人,只能从陈锋偶尔传来的只言片语中,知道他正在布置应对上海可能爆的战事,工作危险而繁重。
家里的气氛凝重得如同上紧了条。
这天傍晚,林薇从外面回来,脸上带着疲惫,却看到沈惊鸿意外地已经在家,正坐在客厅的沙上,听着收音机里播报的新闻。
新闻里正在报道蒋介石在庐山表的谈话,表示“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沈惊鸿听得十分专注,眉宇间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阴郁。
林薇走过去,在他身边坐下,没有打扰他。
直到新闻播报完毕,沈惊鸿才缓缓关掉收音机,客厅里陷入一片沉寂。
“庐山谈话……态度还算坚决。”
他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林薇说,“但光有决心还不够。
日本人在华北步步紧逼,在上海也是磨刀霍霍。
战争,已经不可避免,而且……会比你我能想象的,更加残酷。”
他转过头,看向林薇,目光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关切,有担忧,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决绝。
“薇薇,”
他握住她的手,力道有些重,“我可能需要离开上海一段时间。”
林薇的心猛地一揪,尽管早有预感,但当这句话真的从他口中说出时,她还是感到一阵尖锐的疼痛。
“去哪里?去多久?”
她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
“具体不能多说。”
沈惊鸿摇了摇头,眼神深邃,“是任务,很重要。
也许很快回来,也许……”
他没有说下去,但未尽之语中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