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账本风云(1 / 4)
沈公馆的书房里,只亮着一盏绿罩台灯,在深红色的书桌上投下一圈温暖却孤立的光晕。
林薇埋在一堆泛黄的账册和文件里,秀气的眉头紧紧蹙着。
这是她从委员会带回来的、过去三年的部分赈灾账目副本。
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和墨水的特殊气味,以及一种凝重的、只有全心投入时才会有的寂静。
沈惊鸿那句“游刃有余”
像警钟在她耳边回响。
她深知,在这个盘根错节的名利场,空有理想和口号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证据,抓住对手的命脉,才能立得住脚,才能推动变革。
她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探针,一行行扫过那些枯燥的数字和名目。
捐款收入、物资采购、运输费用、人员开支……每一项都看似合理,符合流程,但林薇凭借着她来自后世、见识过更复杂金融操作和审计手段的头脑,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些不协调的“杂音”
。
尤其是去年那场针对安徽旱灾的赈济。
一笔高达二十万银元的粮食采购款,支付给了一家名为“丰裕粮行”
的供应商。
这笔款项数额巨大,几乎占了那次募捐总额的三分之一。
而根据附带的采购清单,这批粮食的单价,比当时市面上同等品质的粮食,高出近两成。
林薇拿出纸笔,开始进行交叉比对。
她查找同时期其他慈善机构的采购记录,调阅海关的粮食进口数据,甚至让胡姐通过“云裳”
的渠道,悄悄打听当时粮食市场的行情。
初步结果印证了她的怀疑。
“丰裕粮行”
背景模糊,注册资金很少,几乎可以断定是一个皮包公司。
而当时由于旱灾影响,周边省份粮食确实紧张,但通过海关进口的南洋米价格相对稳定,绝无理由高出市价那么多。
更让她在意的是,这笔款项的最终审批签字人,除了委员会主席宋老,还有一位副理事长,以及……具体经办人一栏,签着“苏明远”
的名字。
苏婉清的那位表亲!
林薇的心脏怦怦直跳,仿佛现了宝藏的猎人。
她按捺住激动,继续深挖。
她现,与“丰裕粮行”
类似的、交易价格明显高于市价的采购,在过去几年里并非孤例,涉及粮食、药品、棉衣等多个品类,供应商也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
而经办人,或多或少都与委员会中的某些委员,尤其是苏家那一派系的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效率问题或监管不力,这是系统性的、有组织的贪腐!
她将这些疑点一一记录下来,整理成一份清晰的报告,附上她查证到的数据对比。
证据链还不算完美无缺,但足以引起重视,掀起波澜。
她知道,这份报告一旦提交,就等于向苏家及其背后的势力正式宣战。
但她没有退缩。
这不仅是为了履行委员会执行委员的职责,为了那些亟待救助的灾民,也是为了她自己。
她需要立威,需要在这个圈子里打下自己的烙印,需要向沈惊鸿证明,她不是一朵需要时时庇护的菟丝花。
在监督小组的第一次内部会议上,林薇将这份报告复印件分给小组成员。
小组除了她,还有宋老指派的一位姓王的资深会计师,以及陈曼如的父亲陈司长推荐来的一位在审计部门工作的远房侄子,姓李,为人看起来颇为正直。
王会计师看着报告,扶了扶老花镜,眉头紧锁,久久不语。
李专员则是越看脸色越凝重,最后忍不住拍案而起:“太不像话了!
这简直是吸灾民的血!”
“林委员,这些数据……来源可靠吗?”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