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张渚镇外的等待与暗流(1 / 3)

加入书签

远方的枪声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很快便消散在重重山峦与夜色之中,留下的是更深的寂静和悬在心头、无法落地的忐忑。

那场生在东南方向的短暂而激烈的交火,结局如何,无人知晓。

它像一道无形的分界线,将之前的岩洞休憩与此刻更加急迫的逃亡彻底割裂开来。

接下来的路途,三人的脚步更快,也更加沉默。

沈惊鸿似乎被那枪声刺激,强撑着精神,尽可能自己行走,以减少顾言笙的负担。

但他的体力终究有限,每走一段陡峭或难行的路,依旧需要顾言笙背负或林薇全力搀扶。

汗水浸透了他额前的碎,顺着苍白的脸颊滑落,滴在崎岖的山路上,瞬间便被冰冷的泥土吸收。

林薇的心始终揪着,一半为了前方未知的张渚和“石匠”

,一半为了身边这个咬牙硬撑的男人。

她能感觉到他身体的颤抖和压抑的喘息,那是剧痛和虚弱最直接的证明。

她只能更紧地搀扶着他,用自己的身体作为他额外的支撑,在他每一次踉跄时,用尽全身力气稳住他。

“坚持住,惊鸿,就快到了。”

她在他耳边低声鼓励,声音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

沈惊鸿没有回答,只是用那只未受伤的手,更加用力地反握了一下她的手臂,作为回应。

他的目光始终望着前方,那里面除了疲惫和痛楚,更多的是一种近乎燃烧的坚定。

顾言笙走在最前面探路,他的背影在朦胧的月色下显得愈沉默和可靠。

他几乎承担了所有的负重和最危险的探察任务,将相对安全的位置留给了林薇和沈惊鸿。

只有在偶尔回头确认两人跟上时,他那双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深邃的眼睛里,才会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的情绪。

一夜的跋涉,在天边泛起鱼肚白时,他们终于按照地图的指引,翻过了最后一道山梁。

眼前豁然开朗,虽然依旧是连绵的丘陵,但地势平缓了许多,远处甚至能看到零星的、冒着袅袅炊烟的村落轮廓。

“下面就是张渚地界了。”

顾言笙指着山下一片相对开阔的河谷地带,声音因为疲惫而沙哑,“按照地图和沈先生所说,那个交通站应该在镇子西头,靠近河码头的地方。”

希望似乎近在眼前。

但越是接近目标,三人的心情反而越谨慎和凝重。

张渚镇虽然不大,但作为水陆码头,人员往来复杂,必然也有日伪势力的触角。

他们不敢直接进入镇子,而是在镇外一片茂密的竹林里找到了一个隐蔽的洼地,暂时藏身。

必须等到天黑,再设法潜入镇西,寻找那个代号“石匠”

的联络人。

白天的等待,漫长而煎熬。

竹林里阴冷潮湿,寒气逼人。

沈惊鸿靠着一根粗壮的竹子坐下,紧闭着双眼,眉头微蹙,似乎在极力对抗着伤口的疼痛和身体的极度疲惫。

林薇守在他身边,将最后一点干净的布条用竹筒里收集的露水浸湿,小心地替他擦拭着额头并不存在的虚汗。

顾言笙则如同一个最警觉的哨兵,隐藏在竹林边缘,透过竹叶的缝隙,仔细观察着通往镇子的那条土路以及远处的动静。

他看到有挑着担子的农夫,有推着独轮车的小贩,偶尔也有骑着自行车、穿着黑色制服的伪警察经过。

一切看似平常,却又暗流涌动。

中午时分,一队大约五六人的日军巡逻队,扛着上了刺刀的步枪,沿着土路大摇大摆地走进了镇子。

镇口站岗的伪军点头哈腰,一副谄媚的模样。

这一幕,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小镇表面那层脆弱的平静假象。

“镇子里防守不松。”

顾言笙退回洼地,压低声音说道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