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山雨欲来(1 / 3)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也更冷。
黄浦江上吹来的风带着刺骨的湿寒,卷过上海滩的繁华与疮痍,预示着这是一个难熬的严冬。
然而,对于林薇和沈惊鸿而言,外在的严寒远不及内心那因“隐曜”
时间窗口确定而燃起的、混合着巨大压力与决绝信念的火焰。
1937年秋分。
这个如同命运判词般的时间点,沉甸甸地压在他们心头,让每一次呼吸都带上了倒计时的紧迫感。
不足一年!
他们需要在敌人环伺、内部可能还有暗鬼的复杂环境下,完成对“玲珑九连环”
最终秘密的彻底破解,找到并理解那个虚无缥缈的“钥”
,并做好启动“惊鸿”
的一切准备。
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沈惊鸿的行动变得更加隐秘和高效。
他像一架精密的机器,高运转,调动着手中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
“忘尘阁”
的老者被接入了更加安全的据点,与那位前清钦天监的后人以及其他几位秘密召集来的数学、物理、古文字领域的专家一起,组成了一个临时的“破译核心”
,日夜不停地对九连环结构和星图轨迹进行最后的推演计算。
林薇则成为了连接各方信息和思路的关键节点。
她不再仅仅是被动接收分析,而是主动参与到破译工作中。
她独特的、跨越时代的思维视角,往往能提供一些跳出框架的奇思妙想,虽然大多天马行空,但偶尔灵光一现,却能给陷入僵局的专家们带来新的启。
她将父亲日记中那些零碎的、看似无用的记载与当前的推演相互印证,试图还原父亲当年可能走过的研究路径。
公寓的书房,俨然成了第二个指挥中心。
桌上铺满了星图、演算草稿、九连环的结构分解图,以及林薇自己绘制的各种关系图和思维导图。
灯光常常亮至深夜。
沈惊鸿来得更勤了,有时甚至只是匆匆过来,拿走最新的演算结果,或者留下一些新找到的参考资料,与林薇交换几句简短的看法,便又匆匆离去。
他的眼下带着浓重的青黑,但眼神却如同淬火的寒铁,锐利而坚定。
两人之间那种因共同目标而产生的默契和联结,在这种高强度、高压力的合作中,变得愈牢固和……自然。
他们很少再提及那个“未婚夫妻”
的伪装,但在紧张的讨论间隙,一个无声交汇的眼神,一杯适时递上的热茶,一句简短的“注意休息”
,都透着一种越合作伙伴的、难以言喻的关怀。
只是在这山雨欲来的关头,谁都无暇,也不敢去细细品味这其中悄然滋生的情愫。
这天夜里,窗外北风呼啸,卷着零星的雪籽敲打着玻璃窗。
书房内却因炭火和专注的气氛而显得有些闷热。
林薇正对着一张刚刚送来的、关于九连环某个核心部件金属成分的检测报告凝神思考。
报告显示,铸造九连环的金属中含有几种极其稀有的、在这个时代几乎无法人工合成的微量元素,其配比异常奇特。
“这种金属配方……不像是明清时期的技术能达到的。”
林薇指着报告上的数据,对刚刚进来的沈惊鸿说道,“更像是一种……失传的古老工艺,或者……”
“或者,根本就不是地球上的技术?”
沈惊鸿接过了她未说完的话,语气沉重。
他脱下带着寒气的大衣,走到桌边,目光锐利地扫过报告。
这个大胆的猜测,他们之前就讨论过。
无论是凤凰胸针奇异的能量特性,还是九连环越时代的金属工艺,亦或是那指向“隐曜”
的、近乎神迹的星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