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其二十八?谢光禄庄郊游》(2 / 3)
若隐若现的朦胧美。“青浦”指青色的水泽,“沈沈”描绘水泽深邃、静谧的状态。这两句从视觉角度,一写山,一写水,色彩鲜明,动静结合,勾勒出一幅清幽宁静的山水画面,让读者感受到郊外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
3. 凉叶照沙屿,秋荣冒水浔
- 解析:“凉叶”点明时令为秋季,树叶已有凉意,“照沙屿”描绘出树叶的光影映照在水中的沙屿上,给人一种清冷、静谧之感。“秋荣”指秋天的花朵,“冒水浔”形象地写出秋天的花朵繁茂地生长在水边,仿佛要覆盖住水岸。此句通过对秋季特有的树叶和花朵的描写,从局部细节展现出郊外秋天景色的丰富与独特,在清冷中蕴含着生机。
4. 风散松架险,云郁石道深
- 解析:“风散松架险”中,风将松树的枝叶吹散,“松架险”展现出松树生长在险峻之处,凸显山势的险要,同时也暗示松树不畏艰险的姿态。“云郁石道深”描绘云气浓郁地环绕在山间石道周围,使石道显得更加幽深。这两句通过风、松、云、石道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险峻而幽深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雄浑与神秘,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观察与深刻感受。
5. 静默镜绵野,四睇乱层岑
- 解析:“静默镜绵野”,诗人以一种安静的状态,如同镜子般平静地映照出绵远的田野,“静默”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然融为一体。“四睇乱层岑”,诗人向四周眺望,看到层叠的山峦错落杂乱,“乱”字生动地描绘出山峦的形态,展现出大自然的宏大与无序,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形成对比,表达出诗人在自然面前对自身渺小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伟大的敬畏。
6. 气清知雁引,露华识猿音
- 解析:“气清知雁引”,清新的空气让诗人察觉到有雁群飞过,“气清”描绘出秋天空气的清爽宜人,“雁引”暗示季节的变化,也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露华识猿音”,露水闪耀着光泽,诗人凭借这一景象,仿佛听到了猿猴的啼叫声。此句从嗅觉和听觉的角度,通过清新的空气、闪耀的露水以及可能存在的猿啼,进一步渲染出郊外秋景的清幽宁静,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细微变化的敏锐感知。
7. 云装信解黻,烟驾可辞金
- 解析:“云装”和“烟驾”象征着超凡脱俗、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云”和“烟”给人一种飘逸、空灵的感觉。“信解黻”中,“解黻”表示脱下华丽的官服,“信”强调这种行为的坚决和必然;“可辞金”即可以辞去荣华富贵。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功名利禄的看淡,向往一种如同云端漫步、烟雾中穿行般自由自在、超脱尘世的生活,体现出诗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8. 始整丹泉术,终觌紫芳心
- 解析:“始整丹泉术”,“丹泉术”在古代常与炼丹、修炼相关,意味着诗人开始整理、研习炼丹之术,反映出诗人对精神修炼和长生之道的探索。“终觌紫芳心”,“觌”有看到、达到之意,“紫芳心”象征着赤诚、纯净的心境,表明诗人期望通过修炼,最终能够达到内心的纯净和赤诚,体现出诗人对内在精神升华的追求。
9. 行光自容裔,无使弱思侵
- 解析:“行光自容裔”,“行光”可理解为在人生道路上前行,如同光芒般闪耀,“容裔”形容从容不迫、自在洒脱的样子,表达诗人希望在人生旅程中能够保持从容自在的姿态。“无使弱思侵”,“弱思”指脆弱、世俗的思想,诗人告诫自己不要让这些世俗的杂念侵扰内心,要坚守自己的追求和信念,保持精神的独立与超脱。此句是诗人对自身的一种期许,进一步深化了诗歌对超脱世俗、坚守内心的主题表达。
句译
1. 肃舲出郊际,徙乐逗江阴:郑重地乘船驶出郊外,把游乐的兴致带到江阴停留。
2. 翠山方蔼蔼,青浦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