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其二十七?袁太尉淑从驾》(2 / 3)

加入书签

重视,体现出古人认为只有怀着恭敬、洁净之心,才能得到神明的庇佑。“肃驾”描绘出行时队伍的庄重整齐,其目的在于“祈年”,即向神明祈求丰年,反映出古代农业社会对丰收的期盼,以及皇家对民生的关注。

3. 诏徒登季月,戒凤藻行川

- 解析:“诏徒”指皇帝诏令的随从人员,“登季月”说明出行时间是季月(每季的最后一个月)。“戒凤藻行川”中,“戒”有整饬、准备之意,“凤藻”形容队伍如凤凰般华丽,展现出皇家出行的仪仗之美,“行川”表示队伍行进在山川之间,此句描绘出皇家出行时选择特定时间,且队伍华丽地穿梭于山水之间的场景。

4. 云旆象汉徙,宸网拟星悬

- 解析:“云旆”指如云般的旗帜,“象汉徙”将旗帜飘动的样子比作天河移动,形象地描绘出旗帜数量之多、气势之宏大。“宸网”指帝王车驾上的网饰,“拟星悬”把车驾网饰比作星辰高悬,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突出皇家出行时车驾的华丽与威严,营造出一种如同天象般壮观的场景。

5. 朱棹丽寒渚,金鍐映秋山

- 解析:“朱棹”即红色的船桨,“丽寒渚”描绘出红色船桨在寒渚(寒冷的水中小块陆地)边显得格外艳丽,为清冷的环境增添了一抹亮色。“金鍐”指金色的马嚼子,“映秋山”表示金色的马嚼子与秋山相互辉映,从船只和马匹的细节装饰入手,展现出皇家出行装备的华丽,同时描绘出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6. 羽卫蔼流景,彩吹震沈渊

- 解析:“羽卫”指皇帝出行时的羽林军卫队,“蔼流景”形容卫队如彩云般簇拥,光彩照人,如同流动的美景,展现出卫队的整齐与威武。“彩吹”指各种彩色的乐器吹奏,“震沈渊”表示乐声响亮,连深渊中的鱼儿都能被震动,运用夸张手法,突出皇家出行时音乐的盛大,渲染出热闹、庄重的气氛。

7. 辨诗测京国,履籍鉴都廛

- 解析:“辨诗”指通过分析民间诗歌,从中洞察“京国”(京城及国家)的情况,因为古代民间诗歌往往反映百姓生活与社会状况。“履籍”指查看户籍,“鉴都廛”意为通过户籍了解都城及市井的人口、经济等情况,此句表明皇家通过多种方式来了解国家的状况,体现出对国家治理的重视。

8. 氓谣响玉律,邑颂被丹弦

- 解析:“氓谣”即百姓的歌谣,“响玉律”表示百姓的歌谣如同符合音律般和谐动听,说明百姓生活安乐,所唱之歌充满喜悦。“邑颂”指城邑中的赞颂之词,“被丹弦”意思是这些赞颂之词被用琴瑟等乐器演奏出来,从歌谣和赞颂两个方面,反映出国家太平,百姓对国家和皇家的歌颂,展现出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9. 文轸薄桂海,声教烛冰天

- 解析:“文轸”指车乘,代指文化、文明,“薄桂海”表示文化传播到桂海(泛指南方边远地区),体现文化传播之广。“声教”指声威和教化,“烛冰天”形象地说明声威和教化如烛光般照亮冰天雪地的北方极寒之地,此句强调国家的文化、教化影响力广泛,无论南北,都深受其泽,彰显国家的昌盛与强大。

10. 和惠颁上笏,恩渥浃下筵

- 解析:“和惠”指皇帝的温和恩泽,“颁上笏”表示皇帝将恩泽赐予大臣,“笏”是大臣上朝时手持的手板,象征着大臣的身份地位,说明皇恩惠及上层官员。“恩渥”同样指深厚的恩泽,“浃下筵”指恩泽遍及下层的宴席,即普通百姓也能感受到皇恩,体现出皇恩自上而下,广泛覆盖,表达诗人对皇恩浩荡的赞美。

11. 幸侍观洛后,岂慕巡河前

- 解析:“幸侍”表达诗人有幸侍奉帝王,“观洛”源自传说中周武王在洛水之滨举行盛大庆典,象征着国家的昌盛。“巡河前”指传说中舜帝巡视黄河,被视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