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其二十三?谢临川灵运游山》(2 / 4)
眼前山水的极度喜爱与陶醉,同时也引出下文对具体美景的描述。
3. 平明登云峰,杳与庐霍绝
- 解析:“平明”即清晨,点明时间。“登云峰”表明诗人在清晨攀登云雾缭绕的山峰,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探索的热情。“杳”有遥远、渺茫之意,“庐霍”分别指庐山和霍山,代指其他名山。“绝”表示隔绝、不同。此句描绘诗人登上云峰后,发现所处之地与庐山、霍山等名山截然不同,突出此地山峰的独特与高远,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暗示诗人即将领略到与众不同的美景。
4. 碧障长周流,金潭恒澄彻
- 解析:“碧障”指碧绿如屏障的山峰,“长周流”形容山峰连绵环绕。“金潭”指在阳光照耀下闪烁金光的深潭,“恒澄彻”表示深潭一直清澈见底。此句通过视觉描写,展现出一幅青山环绕、深潭澄澈的画面,碧绿的山峰与金色的深潭相互映衬,色彩鲜明,动静结合,营造出清幽宁静的氛围,体现诗人对自然美景细致入微的观察和高超的描绘能力。
5. 洞林带晨霞,石壁映初晰
- 解析:“洞林”指幽深的树林,“带晨霞”描绘出清晨霞光如带,环绕在树林周围的景象,给树林增添了一层神秘而绚丽的色彩。“石壁”即陡峭的岩石壁,“初晰”指清晨刚刚明亮起来的光线。石壁在初升阳光的映照下,更显雄伟壮观。此句从树林和石壁两个角度,捕捉清晨独特的光影变化,展现出自然景色在不同光线条件下的美妙,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奇幻的氛围。
6. 乳窦既滴沥,丹井复寥泬
- 解析:“乳窦”指石钟乳形成的洞穴,“滴沥”形容水滴落下的声音和状态,生动地描绘出洞穴中水滴不断落下的情景,给人以灵动之感。“丹井”通常指传说中仙人炼丹的井,“寥泬”形容深邃、空旷的样子。此句描绘出乳窦的水滴声和丹井的深邃空旷,增添了神秘的氛围,暗示此地可能蕴含着神秘的传说或超凡的气质,进一步引发读者的遐想。
7. 岩崿转奇秀,崟岑还相蔽
- 解析:“岩崿”指山崖、峭壁,“转”表示变化,随着诗人的行进,山崖的景色不断变化,越发显得奇特秀丽。“崟岑”形容山势高峻,“相蔽”说明山峰之间相互遮蔽,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此句通过描写山崖和山峰的形态变化,展现出山水景观的动态美和层次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8. 赤玉隐瑶溪,云锦被沙汭
- 解析:“赤玉”是红色的玉石,“隐”表示隐藏,仿佛红色的玉石隐藏在如美玉般的溪流之中,给人以珍贵而神秘的感觉。“云锦”指如云彩般绚丽的锦缎,“被”通“披”,形容像云锦一样的云霞覆盖在沙洲之上。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华丽的辞藻描绘出溪边和沙洲上如诗如画的美景,色彩鲜艳,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展现出自然景色的瑰丽神奇。
9. 夜闻猩猩啼,朝见鼯鼠逝
- 解析:此句通过听觉和视觉描写,展现山中生物的活动。夜晚听到猩猩的啼叫声,清晨看到鼯鼠匆匆跑过。“猩猩啼”在古诗中常带有一种凄凉、孤寂的情感色彩,而鼯鼠的出现则增添了山林的生机与野趣。此句从侧面烘托出山林环境的幽静和原始,同时也暗示诗人在山中停留时间较长,对山中的昼夜变化和生物活动有细致的观察。
10. 南中气候暖,朱华凌白雪
- 解析:“南中”指南方地区,点明地域。南方气候温暖,所以“朱华”(红色的花朵)能够在冬季与白雪同时存在,甚至凌越于白雪之上。此句描绘出南方独特的气候和景观,与北方冬季的肃杀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南方自然景观的独特魅力,体现诗人对不同地域自然差异的敏锐观察和描绘。
11. 幸游建德乡,观奇经禹穴
- 解析:“幸”表达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