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其十二》(1 / 3)
杂体诗三十首?其十二
江淹
储后降嘉命,恩纪被微身。
明发眷桑梓,永叹怀密亲。
流念辞南澨,衔怨别西津。
驱马遵淮泗,旦夕见梁陈。
服义追上列,矫迹厕宫臣。
朱黻咸髦士,长缨皆俊民。
契阔承华内,绸缪逾岁年。
日暮聊总驾,逍遥观洛川。
殂殁多拱木,宿草凌寒烟。
游子易感慨,踯躅还自怜。
愿言寄三鸟,离思非徒然。
《杂体诗三十首·其十二》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笔触描绘诗人因皇室任命离开家乡,在新环境中的经历与复杂情感,既有对家乡亲友的眷恋,也有对新环境人事的感慨,展现出诗人丰富内心世界,具较高艺术价值。
一、主题思想
1. 感恩皇恩与离家不舍:开篇“储后降嘉命,恩纪被微身”表达对太子任命的感恩,荣幸获此机会。但“明发眷桑梓,永叹怀密亲”又流露对家乡与亲人的深切眷恋,离家远行的无奈与不舍。这种矛盾情感体现诗人在个人命运与皇室使命间的挣扎。
2. 对新环境的感慨: “驱马遵淮泗,旦夕见梁陈”描述行程,“服义追上列,矫迹厕宫臣”表明融入新环境,成为宫臣。“朱黻咸髦士,长缨皆俊民”描绘身边同僚皆是才俊,表达对新环境人才济济的感慨,也暗示自身压力与挑战。
3. 时光流逝与生命无常的喟叹: “日暮聊总驾,逍遥观洛川。殂殁多拱木,宿草凌寒烟”,诗人傍晚观洛川,见多墓木成拱、荒草寒烟,感慨时光流逝,生命无常。这引发“游子易感慨,踯躅还自怜”,表达作为游子对生命短暂和人生境遇的无奈与自怜。
4. 寄托思念:结尾“愿言寄三鸟,离思非徒然”,借神话中传递信息的三鸟,表达希望寄托思念给家乡亲友,强调离思深切真实,不因距离而消散。
二、艺术特色
1. 叙事与抒情结合:诗歌以叙事展开,如获命离家、行程、在宫中等,叙事中融入情感。如离家时对家乡眷恋,在宫中对时光生命感慨,使情感表达自然真实,易引发共鸣。
2. 借景抒情: “殂殁多拱木,宿草凌寒烟”描绘墓地荒寒之景,渲染凄凉氛围,烘托对生命无常感慨。借景抒情使情感更含蓄深沉,增添诗歌感染力。
3. 用典自然: “愿言寄三鸟”用神话典故,自然表达传递思念愿望,使诗歌语言简洁,丰富文化内涵,增添神秘浪漫色彩。
解析
1. 储后降嘉命,恩纪被微身
- 解析:“储后”指太子,点明了命令的来源。“降嘉命”表明太子下达了美好的命令,意味着诗人得到了太子的赏识与任命,这是一种难得的机遇,体现出皇室对诗人的看重。“恩纪”即恩情,“被微身”说明这份恩情降临到诗人这个微不足道的人身上。此句开篇便奠定了诗人对太子感恩戴德的基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命运因这一任命而发生改变,即将开启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2. 明发眷桑梓,永叹怀密亲
- 解析:“明发”有黎明、清晨之意,诗人在即将启程之际,天未亮就醒来,心中满是对家乡的眷恋。“桑梓”象征着家乡,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代故乡。“眷桑梓”直白地表达出诗人对家乡深深的不舍之情。“永叹”则强调这种叹息的长久,“怀密亲”表明诗人心中挂念着家中的至亲之人。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在接受使命后,面对离家远行的复杂心情,在感恩皇恩与不舍家乡亲人之间难以抉择。
3. 流念辞南澨,衔怨别西津
- 解析: “流念”指思绪连绵不断,诗人怀着对家乡和亲人的无尽思念,不得不离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