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其十一?潘黄门岳述哀》(2 / 4)
那种清冷、寂静的氛围,没有了葬礼时的喧嚣,只剩下一片死寂,暗示着生命的消逝和离去后的空寂。“松柏”在传统文化中常与墓地相伴,象征着永恒和悼念。“转萧瑟”形象地写出了松柏在秋风中枝叶摇曳,发出瑟瑟声响,给人一种凄凉、萧瑟之感。这两句通过对殡宫和松柏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且悲伤的环境氛围,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伤,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4. 俯仰未能弭,寻念非但一
- 解析: “俯仰”本指低头和抬头,这里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一俯一仰之间。“弭”有消除、停止之意。“寻念”即思念、追念。诗人说自己在日常的一举一动中,都无法消除对妻子的思念,而且这种思念并非单一的、偶尔的,而是无时无刻、方方面面的。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对亡妻思念之深、之切,思念之情如影随形,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他生活的每一个瞬间,无法摆脱,进一步深化了哀伤的主题。
5. 抚衿悼寂寞,恍然若有失
- 解析: “抚衿”是一个细节动作,诗人不自觉地抚摸着衣襟,这个动作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和落寞。“悼寂寞”直接点明他在悼念妻子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如今形单影只的寂寞处境。“恍然若有失”则细腻地描绘出诗人的神情和心理状态,他仿佛突然之间丢失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内心充满了空虚和迷茫。这个“失”不仅仅是失去了妻子,更是失去了生活的依靠、情感的寄托,生动地展现出诗人因妻子离世而产生的精神恍惚和内心的痛苦煎熬。
6. 明月入绮窗,仿佛想蕙质
- 解析: “明月入绮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明月透过华丽的窗户照进屋内。在古诗词中,明月常常被用来寄托相思之情。此时,明月的清冷光辉洒在屋内,引发了诗人对妻子的深深思念。“仿佛想蕙质”,“蕙质”本意是蕙兰的性质,常用来比喻女子的高洁品质和美丽姿容。诗人在月光的映照下,恍惚间仿佛又看到了妻子那如蕙兰般美好的品质和身影,将对妻子的思念具象化,借明月这一意象,将思念之情推向了高潮,表达出诗人对妻子深深的眷恋和怀念。
7. 销忧非萱草,永怀寄梦寐
- 解析: “萱草”在古代传说中是一种可以使人忘忧的草,然而诗人在这里说萱草并不能消除他的忧愁,表明他的忧愁之深,并非普通的解忧之物可以化解。“永怀”指对妻子永远的怀念之情,“寄梦寐”则表示他只能将这份深深的怀念寄托于梦中,希望在梦中能够与妻子相见,缓解自己的思念之苦。这两句通过对萱草这一传统意象的否定,强调了诗人忧愁的无法排解,同时也表达出他对在梦中与妻子重逢的渴望,进一步深化了对亡妻的思念主题。
8. 梦寐复冥冥,何由觌尔形
- 解析: “梦寐”指梦境,“冥冥”形容梦境的昏暗、模糊。诗人满心期待能在梦中与妻子相见,然而梦境却是一片昏暗模糊,难以看清妻子的模样。“何由觌尔形”,“觌”是相见、看见的意思,这句诗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无奈和痛苦,他连在梦中都难以清晰地见到妻子,不知道通过什么方式才能再次看到妻子的身影。这种对亡妻的极度思念却又难以实现相见愿望的无奈,将诗人的悲痛之情推向了更深的层次,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他内心的煎熬。
9. 我惭北海术,尔无帝女灵
- 解析:此句运用了两个典故。“北海术”指传说中汉代北海郡人李少翁,他自称能招回已亡王夫人的魂魄,汉武帝曾让他一试。“帝女灵”可能指神话中炎帝的女儿精卫死后灵魂不灭,化为精卫鸟。诗人在这里说自己惭愧没有李少翁那样能让妻子魂魄归来的法术,而妻子也没有帝女那样死后显灵的能力,表达出面对生死相隔的无力感和深深的遗憾。这两个典故的运用,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深沉含蓄,增添了悲剧色彩,强化了诗人对无法挽回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