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其十一?潘黄门岳述哀》(1 / 4)

加入书签

杂体诗三十首?其十一?潘黄门岳述哀

江淹

青春速天机,素秋驰白日。

美人归重泉,凄怆无终毕。

殡宫已肃清,松柏转萧瑟。

俯仰未能弭,寻念非但一。

抚衿悼寂寞,恍然若有失。

明月入绮窗,仿佛想蕙质。

销忧非萱草,永怀寄梦寐。

梦寐复冥冥,何由觌尔形。

我惭北海术,尔无帝女灵。

驾言出远山,徘徊泣松铭。

雨绝无还云,华落岂留英。

日月方代序,寝兴何时平。

《杂体诗三十首·其十一 潘黄门岳述哀》赏析

这首诗是江淹模拟潘岳哀悼亡妻之作,以细腻笔触、丰富意象和真挚情感,生动展现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悼念,艺术感染力强,体现潘岳悼亡诗的风格特色。

一、主题思想

1. 伤逝之痛:诗开篇以“青春速天机,素秋驰白日”描绘时光匆匆,为全诗奠定悲伤基调,引出“美人归重泉,凄怆无终毕”,直言妻子离世,诗人悲痛无尽,这种伤逝之痛贯穿全诗。

2. 对亡妻的深切思念: “俯仰未能弭,寻念非但一”表达诗人无论做何事都无法消除对妻子思念,思念之情无处不在。“明月入绮窗,仿佛想蕙质”通过明月照入窗户,引发对妻子美好品质的联想,进一步体现思念深度,妻子的形象时刻萦绕心头。

3. 生死相隔的无奈: “我惭北海术,尔无帝女灵”借典故表明诗人遗憾自己没有能让妻子复生的法术,妻子也无法像神话中帝女那样显灵,深刻表达面对生死相隔的无奈,凸显痛苦之深。

二、艺术特色

1. 借景抒情: “殡宫已肃清,松柏转萧瑟”描绘殡宫的清冷和松柏的萧瑟,营造凄凉氛围,烘托诗人内心悲伤。“雨绝无还云,华落岂留英”以雨云不再返回、花落无法留英,象征妻子离世不可复生,强化生死相隔的哀伤。

2. 细节描写与心理刻画: “抚衿悼寂寞,恍然若有失”通过“抚衿”这一细节动作,生动展现诗人因妻子离世的孤独寂寞,“恍然若有失”细腻刻画内心若有所失的状态,使读者感同身受。“梦寐复冥冥,何由觌尔形”描绘梦中也难见妻子,深入刻画思念至极又无法相见的痛苦心理。

3. 用典增韵: “我惭北海术,尔无帝女灵”运用典故,增加诗歌文化底蕴,丰富内涵。北海术指传说中能起死回生之术,帝女灵指神话中帝女死后显灵,典故使用使情感表达更含蓄深沉,体现生死相隔无奈的同时,增添悲剧色彩。

解析

1. 青春速天机,素秋驰白日

- 解析:“青春”指代春天,“素秋”代表秋天,这两个词点明了季节的更迭。“速天机”和“驰白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春天和秋天比作匆匆赶路的行者,“速”和“驰”生动地表现出时光像在天机中快速穿梭、如白日般疾驰而过,让人来不及挽留。诗人以这种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开篇,营造出一种紧迫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为下文妻子的离世及自己无尽的哀伤埋下伏笔,暗示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2. 美人归重泉,凄怆无终毕

- 解析: “美人”在这里指诗人的妻子,“归重泉”意味着妻子去世,长眠于地下。“重泉”一词加深了死亡的沉重感和神秘感,象征着阴阳相隔的遥远与不可逾越。“凄怆无终毕”则直白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悲痛之情,这种因妻子离世而产生的哀伤没有尽头,永远伴随着他,奠定了全诗哀伤的情感基调,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失去爱人后的巨大痛苦。

3. 殡宫已肃清,松柏转萧瑟

- 解析: “殡宫”即停放灵柩或埋葬死者的地方,“肃清”描绘出殡宫在葬礼结束后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