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其四》(2 / 3)

加入书签

景象。这句诗通过对风及芙蓉花动态的描写,为画面增添了动感与生机,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微风拂面,看到芙蓉摇曳的美妙场景,同时也暗示着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使整个宴游的环境更加富有诗意。

3. 绿竹夹清水,秋兰被幽崖

- 解析:此句继续描写周边环境。翠绿的竹子在清澈的水流两旁相对而立,形成夹道之势,凸显出环境的清幽宁静。“秋兰被幽崖”描绘了秋天的兰花布满了幽静的山崖,“被”字形象地表现出兰花像毯子一样覆盖在山崖上的状态。绿竹、清水、秋兰、幽崖等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的山水画卷,进一步渲染出宴游之地的优美与雅致。

4. 月出照园中,冠佩相追随

- 解析:随着夜幕降临,月亮升起,清辉洒落在园子里。“冠佩相追随”描绘出参加宴会的人们,头戴冠冕,身佩玉佩,相互跟随,在月光下漫步园中。“冠佩”点明人物身份的高贵,“相追随”则展现出人们在宴饮之余,悠然自得地欣赏夜景的情景,表现出一种高雅、闲适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暗示了宴会上人们关系融洽,共同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5. 客从南楚来,为我吹参差

- 解析: “客从南楚来”表明有来自南方楚地的客人,为宴会增添了异地的风情。“参差”是古代的一种排箫,这里指客人吹奏起排箫。此句引出了宴会上的音乐表演,使宴会的氛围更加活跃,也为下文对音乐魅力的描述做铺垫。

6. 渊鱼犹伏浦,听者未云罢

- 解析:这两句通过侧面描写来突出排箫音乐的美妙。连深水中的鱼儿都被吸引,静静地伏在岸边浅滩,可见音乐的感染力之强,竟能使鱼儿都为之停留。而在场的听众更是沉浸其中,不愿让这美妙的音乐结束。“未云罢”生动地表现出听众对音乐的陶醉和不舍之情,从侧面烘托出客人吹奏技艺的高超以及音乐的迷人魅力。

7. 高文一何绮,小儒安足为

- 解析: “高文”指高雅华丽、富有文采的文章,“一何绮”强调文章的绮丽精妙。“小儒”指学识浅薄的儒生,“安足为”表示不屑一顾。此句表达了对高雅文学作品的推崇,认为那些华丽精妙的文章才是值得赞赏的,而那些小儒之作与之相比则显得微不足道。这反映出宴会上人们对高雅文化的追求和欣赏,也从侧面展现了当时文人雅士的文学品味和审美观念。

8. 肃肃广殿阴,雀声愁北林

- 解析: “肃肃”形容气氛的肃穆、冷清,“广殿阴”描绘出宽阔的宫殿在夜晚笼罩在阴影之中,给人一种阴森、寂静的感觉。“雀声愁北林”,北林传来的雀鸣声仿佛带着忧愁,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雀声以人的情感,实际上是诗人将自己内心的愁绪投射到了外界环境上。此句与前文宴游的热闹场景形成鲜明对比,通过环境氛围的转变,暗示了宴会结束后气氛的骤变,为下文表达孤寂之情埋下伏笔。

9. 众宾还城邑,何用慰我心

- 解析:宴饮结束,宾客们纷纷返回各自所在的城邑。热闹的宴会瞬间落幕,只剩下诗人独自面对空荡荡的场景。“何用慰我心”以一个问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在热闹过后,诗人不知道该用什么来慰藉自己的心灵,表现出他对热闹散去后的落寞和无奈之情,使诗歌的情感在结尾处达到高潮,让读者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句译

1. 置酒坐飞阁,逍遥临华池:

在高耸的飞阁中摆下酒宴,悠然自得地面对着华丽的池沼。

2. 神飙自远至,左右芙蓉披:

神奇的疾风从远处吹来,两旁的芙蓉花随风纷纷分开。

3. 绿竹夹清水,秋兰被幽崖:

翠绿的竹子夹着清澈的流水,秋天的兰花覆盖着幽静的山崖。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