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王僧达《答颜延年》(1 / 3)

加入书签

答颜延年

王僧达

长卿冠华阳,仲连擅海阴。

圭璋既文府,精理亦道心。

君子耸高驾,尘轨实为林。

崇情符远迹,清气溢素襟。

结游略年义,笃顾弃浮沉。

寒荣共偃曝,春酝时献斟。

聿来岁序暄,轻云出东岑。

麦垄多秀色,杨园流好音。

欢此乘日暇,忽忘逝景侵。

幽衷何用慰,翰墨久谣吟。

栖凤难为条,淑贶非所临。

诵以永周旋,匣以代兼金。

……

赏析:

一、核心观点

《答颜延年》是王僧达写给颜延年的诗作,通过对颜延年才华、品德的赞美,回忆两人交往情谊,表达对颜延年的敬重与深厚友情,展现对真挚友情的珍视。

二、艺术贡献

1. 用典精妙,增辉添彩:开篇“长卿冠华阳,仲连擅海阴”,借司马相如、鲁仲连之典,不着痕迹地将颜延之与古之贤才相提并论,既巧妙地赞誉了颜延之的出众才华与广泛影响,又为诗歌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使诗歌表意更为含蓄典雅,耐人寻味。

2. 比兴兼用,形象鲜明:以“圭璋”比喻颜延之,既凸显其文采斐然如美玉般珍贵,又展现其高洁品行。“栖凤难为条”以凤凰难寻栖息之木,暗示颜延之的超凡脱俗,非凡人可及。比兴手法的运用,使颜延之的形象生动鲜活,诗人对其的赞美之情表达得更为生动深刻。

3. 情景交融,情真意切:“寒荣共偃曝,春酝时献斟。聿来岁序暄,轻云出东岑。麦垄多秀色,杨园流好音”,描绘与颜延之共度的四季生活场景与自然风光。借冬日共晒暖阳、春日同饮美酒之景,抒发两人的深厚情谊;借春日麦垄秀色、杨园好音,烘托与友人相处的愉悦。情景交融,使情感表达自然真挚,引发读者共鸣。

……

解析:

1. 长卿冠华阳,仲连擅海阴

- 解析:诗人以司马相如在华山之南才华居首,鲁仲连在大海之北独擅美名,来类比颜延之,暗示颜延之在当时文坛或社交领域,同样有着卓越才能与崇高声望,影响范围广泛,开篇便给予颜延之极高赞誉。

2. 圭璋既文府,精理亦道心

- 解析:将颜延之比作“圭璋”,“圭璋”在古代象征美好品德与高贵身份,此处指颜延之文采出众,腹有诗书,是文坛瑰宝;又说他精通义理,怀有高洁道心,表明其不仅文学成就高,品德与思想境界亦深邃,从才华与品德两方面高度赞美颜延之。

3. 君子耸高驾,尘轨实为林

- 解析:把颜延之比作驾着高车的君子,车辙轨迹如林般繁多。“高驾”象征其高尚品行与卓越地位,众多车辙暗示其留下的事迹、声誉影响深远,为众人所追随敬仰,形象展现颜延之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4. 崇情符远迹,清气溢素襟

- 解析:“崇情”指颜延之高尚情怀,“远迹”表示他的高远行迹,二者相契合,说明其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清气”描绘其清正廉洁的气质,“素襟”即纯洁胸怀,表明颜延之浑身散发清正之气,内心纯洁高尚,再次强调其高洁品行。

5. 结游略年义,笃顾弃浮沉

- 解析:讲述两人结交游乐,不注重年龄辈分差异,颜延之对自己情谊深厚,不顾及世间沉浮变化。突出两人友情超越世俗对年龄、地位等因素的考量,坚定纯粹,不受外界干扰。

6. 寒荣共偃曝,春酝时献斟

- 解析:回忆与颜延之在寒冬一起晒太阳取暖,春日拿出新酿美酒相互斟饮。描绘了日常生活中温暖惬意场景,体现两人相处的亲密无间,感情深厚,充满生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