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谢惠连《雪赋》(2 / 11)

加入书签

”,用众多优美意象描绘雪后世界,将雪景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3. 善用典故,增添底蕴:文中多处引用典故,如“雪宫建于东国,雪山峙于西域。岐昌发咏于来思,姬满申歌于《黄竹》” ,既丰富文章内容,又增添文化底蕴,使作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4. 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语言华丽优美,运用大量骈偶句,如“皓鹤夺鲜,白鹇失素,纨袖惭冶,玉颜掩姱”,句式整齐,对仗工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读来朗朗上口,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

解析:

1. 岁将暮,时既昏。

- 解析:点明时间,一年即将结束,且正值傍晚时分 。“岁暮”常给人以时光流逝的感慨,“昏”字营造出一种昏暗、朦胧的氛围,奠定了全文略带忧伤、惆怅的情感基调。

2. 寒风积,愁云繁。

- 解析:进一步渲染环境,寒风不断聚集,愈发凛冽,愁云浓厚密集。“积”“繁”二字强化了寒冷与压抑之感,将这种阴沉的氛围推向高潮,暗示着人物内心可能同样充满愁绪。

3. 梁王不悦,游于兔园。

- 解析:说明在如此氛围下,梁王心情烦闷,前往兔园游玩散心。这既交代了人物与地点,也为后文宴客赋雪的情节做铺垫,暗示梁王试图通过游乐改变心情。

4. 乃置旨酒,命宾友。

- 解析:到达兔园后,梁王安排了美酒,并邀请宾朋好友前来。体现出梁王想借宴饮聚会来舒缓不悦心情,同时也为众人一同赏雪、吟诗作赋创造场景。

5. 召邹生,延枚叟。

- 解析:具体点明邀请的宾客,“邹生”指邹阳,“枚叟”指枚乘,二人皆为当时才学出众之人。表明梁王所邀皆为贤才,为下文赋雪的高雅之举埋下伏笔。

6. 相如末至,居客之右。

- 解析:司马相如最后到来,却被安排在宾客中最尊贵的位置。突出司马相如在梁王心中的地位,暗示其才华备受认可,也为后文由他主笔赋雪做铺垫。

7. 俄而微霰零,密雪下。

- 解析:“俄而”表示时间迅速,不久之后,小雪粒开始飘落,紧接着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了起来。描绘了雪从微霰到密雪的变化过程,直接点题,引出下文对雪的描写与赋咏。

8. 王乃歌北风于卫诗,咏南山于周雅。

- 解析:梁王唱起《诗经·邶风·谷风》中的“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常被理解为借风雨比兴愁绪),又吟诵《诗经·小雅·信南山》中与雪有关的诗句 。表明梁王借古人诗句来表达当下赏雪的心境,展现其文学素养,同时为整个赏雪场景增添文化氛围。

9. 授简于司马大夫,曰:“抽子秘思,骋子妍辞,侔色揣称,为寡人赋之。”

- 解析:梁王将竹简交给司马相如,让他运用深邃的才思,施展美妙的文辞,贴切地描绘雪的颜色与形态。这既体现出梁王对司马相如才华的信任,也明确了文章的创作主题与要求,正式开启赋雪的环节。

10. 相如于是避席而起,逡巡而揖。

- 解析:司马相如离开坐席站起来,一边后退一边作揖,表示恭敬。这一系列动作描写,展现出司马相如的彬彬有礼与对梁王命令的尊重,体现出当时的礼仪规范。

11. 曰:臣闻雪宫建于东国,雪山峙于西域。

- 解析:司马相如开始讲述,说听闻东方有雪宫的建造,西方有雪山屹立。通过提及东西不同地域与雪相关的事物,为后文全面描述雪做铺垫,拓宽了雪的描写范围,从空间角度丰富了雪的意象。

12. 岐昌发咏于来思,姬满申歌于《黄竹》。

- 解析:周文王姬昌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